健康養身★避孕觀念要正確 愛護身體要主動

避孕觀念要正確 愛護身體要主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門診中曾遇到一位年僅13歲小女生,在外院墮胎後因異常出血問題來求診。」診療該名病例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不孕症科主治醫師黃貞瑜分析,雖然年紀這麼小的個案仍為少數,卻也反映出現今社會對性行為的態度日趨開放,年輕人初嚐禁果的年齡層逐年下降,但由於缺乏正確的避孕觀念,導致不少年輕女性,被迫提早面對懷孕生子的難題,或墮胎等傷害身體的行為。因此,應積極推廣正確避孕觀念,提醒女性主動愛護自己身體。

雙重避孕較安全 專業諮詢不可少

黃貞瑜醫師指出,近年來,台灣婦產科學會積極於各大學校園宣導正確避孕觀念,呼籲年輕男女於性行為之前應更尊重雙方的身體,推廣男性使用保險套,女性可服用事前口服避孕藥來達到雙重保護的原則。使用保險套除能避孕外,也能防止性傳染病,但使用保險套應於每次性行為開始全程使用,才能達到避孕效果,且使用過程中應注意有無脫落或破損。事前口服避孕藥則需要女性每日按時服用,才能達到避孕的功效。

事後避孕藥高劑量副作用大 月用超過一次恐導致亂經

黃貞瑜醫師說明,許多年輕女性認為事前口服避孕藥需要天天服用較麻煩,因此誤將事後避孕藥當作避孕法寶。然而,多數女性可能不知道,事後避孕藥的荷爾蒙強度比事前避孕藥高出8倍,因此可能會產生噁心、嘔吐、頭暈等副作用,若一個月內使用超過一次以上,更可能會亂經,少數女性月經還可能遲遲不來。

避孕無法一步登天 應先至婦產科與醫師討論

黃貞瑜醫師建議,想要達到完善的避孕,應按部就班,透過每日服用劑量低、副作用少的事前口服避孕藥,一旦停止服用,就能恢復生育力。口服避孕藥依黃體素種類可分為四代,第四代黃體素的口服避孕藥,同時具有抗雄性化作用與抗鈉水蓄積活性,還可用來治療青春痘、雄性禿、脂漏症、多毛症,也可改善水腫等副作用。

黃貞瑜醫師最後呼籲,如有避孕需求應先至婦產科與醫師討論,了解個人身體適合的避孕種類、正確服藥方式及其用藥特性等,才能獲得最正確、完善的避孕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5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3歲張先生,日前包皮發紅、排尿疼痛長達20天,就醫檢查其陰莖發紅,末端疑似有腫塊被包皮披著。醫師進一步做切片檢查,確診罹患陰莖鱗狀上皮癌,病患接受手術治療,目前恢復情形良好。收治個案的開業診所泌尿科主任周固指出,患者陰莖外觀沒有流血、流膿,由於有包莖,包皮無法翻開檢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懷孕是一個奇妙的過程,胎兒必須依附母親,藉由臍帶,寶寶才能攝取到養分來發育成長。因此母體必需有一些身體的變化來適應胎兒的存在及成長,這些變化有可能帶來一些妊娠不適。而由於許多媽媽的一些觀念及認知有誤,甚至網路上的一些資料也不盡正確,產生了「妊娠迷思」。為什麼懷孕初期有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肝癌有望預防!國家衛生院研究發現,B肝帶原者出現Pre-S基因變異,罹患肝癌的機率增加58%,透過抽血即能篩檢,目前已將技術移轉給國內生技業者,最快7月就能進行篩檢,3年內可望開發新藥,有效預防肝癌。據統計,國內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約275萬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肝病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52歲的運將蔡先生,因工作關係需長期久坐,但又怕塞車不敢喝水,因此同時患有便秘及痔瘡,每次上廁所都要花半小時才能解便乾淨。上個月回到家後如廁,一出力就使痔瘡破裂,肛門狂噴鮮血,最後昏倒才被家人送醫,經輸血後返家休養。中醫師李深浦表示,氣溫高、天氣熱就是痔瘡發作的高峰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