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邁入中年莫名抑鬱失落、疲勞失眠? 當心「童年逆境」效應來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邁入中年,卻莫名抑鬱失落,當心是童年陰影惹的禍。門診就有一名48歲全職家庭主婦,與丈夫及兒子一家人相處和樂,經濟也無憂,外人看來生活幸福,近來卻時常沒來由鬱悶低落,加上兒子升上高中進入空巢期,動不動就出現頭暈、疲勞、失眠等身心症狀,求助心理治療這才發現是受「童年逆境」影響。

收治病人的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潘奕瑄表示,該名婦人長時間處於憂鬱緊張的情緒中,幾經諮商後,發現她其實是受「童年逆境」影響,使婚後的她面對擔任好媽媽、好太太的角色自我要求極高,對日常瑣事非常敏感而易焦慮,長年下來心理不堪負荷。

什麼是「童年逆境」?其實是指孩童時期遭遇到心理、生理、社會方面的不利成長因素。國外許多研究發現,在家庭中遭遇肢體暴力、性侵、目睹家暴、遭父母羞辱或忽略等等逆境的孩子,因長期處於負面情緒與壓力中,較難學習如何調節情緒及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成年後得到各種身心疾病的機率也越高。

潘奕瑄以該名婦人為例,童年時期遭到父母慣性地貶低、情感忽視,造就成年後容易自卑、過度敏感的個性,只有扮演「完美母親與太太」的角色,才能讓她自覺有存在的價值,但長期的焦慮情緒卻也造成先生與兒子的負擔,更開始阻礙兒子發展青少年應有的獨立性。

潘奕瑄提醒,童年的不愉快可能來自父母的不當言行,或其因缺乏正確教養觀念、本身尚有未釋懷的負面成長經驗,而無法適當扮演父母角色,但也可能是因管教方式不適合孩子特質所致,比如有些孩子天生即有易焦慮的特質,若父母仍以嚴厲高壓的方式管教,其承受的壓力就容易過大,進而引發情緒與人際困擾、問題行為,影響人格發展。

潘奕瑄強調,成長過程中,整合並接納自己面對父母的正向與負向情緒,是每個人邁向健康成熟人格的必學功課。且並非所有負向情緒都和童年有關,若想做更多自我探索,可尋求臨床心理師的協助,若能深入了解這些事件對自身的影響,進而調整自我,便能讓經歷產生意義與力量,讓生命更加完整。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保最新財報曝光!最賺金雞母還是林口長庚 醫務本業虧仍賺72億

AZ疫苗擴大接種志工、行政人員最快周三宣布! 不良反應又爆3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在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下,台灣仍維持正常生活,但也質疑台灣還能與世界隔絕多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台灣並沒有真的鎖國過,只有減少往來,他也認為即使疫情再延續,憑著各界努力防疫的成果,台灣仍可以持續很久。對於有外界質疑,為防堵疫情,台灣鎖國還能鎖多久?陳時中下午...

閱讀詳情 »

中國日前將在台籍民眾納入優先安排接種武漢肺炎(COVID-19)疫苗施打對象,有媒體詢問,是否可以所短隔離時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還沒有打到完整,且要打到第二劑後,觀察身體是否有抗體,屆時就可以縮短檢疫時間,但現階段還沒有考慮這件事情,「因為科學證據還不足」。近日中國開始施打疫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去年一名返台第12天後發病確診的案719浙江台商,同間防疫旅館、同時期,又爆另一名德籍確診個案案693入住,令本土感染的疑慮不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兩人的病毒基因定序幾乎一樣,研判屬同一系列,不過由於旅館其他工作人員及環境採檢皆為陰性,判定沒有擴散疑慮...

閱讀詳情 »

頭暈要看哪一科? 一般醫生會詢問頭暈時的症狀。例如頭暈的現象是否反覆發作、是否有耳鳴、耳塞感或重聽等聽覺障礙,以及頭不暈後,聽覺障礙是否消失等。如果有以上症狀,而且腦部沒有異常的話,即可能罹患梅尼爾氏症。 如果醫師擔心病人的腦部狀況,就會安排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等,檢查患者的腦部是否出現異常。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