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還在搶酒精? 醫:「溼」洗手比「乾」洗手減少皮膚傷害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勤洗手是防範武漢肺炎的重要關鍵之一,但與其瘋搶酒精或乾洗手,皮膚科醫師強調,「溼」洗手比「乾」洗手更能減少皮膚傷害!因為很多過敏性肌膚或者頻繁使用酒精洗手的民眾,容易引發俗稱「富貴手」的手部溼疹或接觸性皮膚炎,導致皮膚紅腫、脫皮、搔癢、粗糙等。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指出,乾洗手的成分多含有酒精,會使肌膚更加乾燥,並帶有刺激性,在乾洗手後由於酒精揮發,同時也會一併帶走肌膚上的水分,且使用太過於頻繁可能會傷害肌膚。

醫師建議,民眾應盡量以「溼洗手」來代替乾洗手或酒精消毒,尤其是針對手部皮膚敏感及容易有手部溼疹的病人。

鄭百珊強調,乾洗手或酒精消毒容易使皮膚狀況惡化,所以能夠「溼洗手」時盡量還是以一般洗手的方式來同時達到防疫與皮膚保護的作用;洗手後要記得勤擦乳液做好保溼的工作,只要勤擦乳液做好手部保溼,不僅可以減少對皮膚的傷害與刺激、更能增加皮膚保護力。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陳曉逵說,如非狀況需要,一般人不必經常使用酒精洗手,可以使用油品成份單純並加入消炎止癢及抗敏舒緩中藥製成的手工皂來洗手,如黃芩、黃柏、地膚子、蒲公英、紫草、苦參、百部等;洗完手擦乾之後,可塗抹溫和無添加的乳液或配合辨證使用中藥青黛膏或黃連膏等膏劑鎖住水份,避免皮膚乾燥龜裂。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洗腎病人每周得3次進出醫院 武漢肺炎威脅下醫師建議這樣做

居家檢疫、隔離卻趴趴走 全台這縣市開罰38人最多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片截自今日頭條以及E都市 不是每個人都追求大胸的,並不是平胸省布料,而是他是個男的。不久前一則關於小夥子由於飲食關係,導致胸部過大,不敢當眾脫衣的新聞引發網友的關注,特別是女網友,大家都想知道豐胸秘方是什麼。 小夥心塞胸部過大不敢脫衣 明明是個小夥子,卻有著女孩子羡慕的“大胸&rdq...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 左寶寶網 右伶伶寶貝的小天地) 幹細胞的主要來源是來自人體組織以及皮膚,除了臍帶血之外,研究發現其實乳牙的牙髓部分含有乾細胞存在,沒有為小孩儲存臍帶血的父母在小孩乳牙脫落時,還有一次儲存幹細胞的機會,但前提是要在牙齒脫落後的48小時就要完成儲存。 乳牙中的干細胞活性強,...

閱讀詳情 »

翻攝自今日頭條 性生活本應是身體和精神的終極享受,然而卻總有人不斷抱怨自己的另一半:精神不夠集中!太沉悶,缺乏激情!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煩惱,可以推薦她練練以下這9套瑜伽動作。練習瑜伽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提高身體的靈活性,並促進血液迴圈。這些對於順利愉快的性生活至關重要。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