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還在為過敏所苦? 改善過敏 從腳開始!

還在為過敏所苦 改善過敏 從腳開始

圖/TVBS提供

衛福部統計近2、30年來過敏的人變多,從不到10%,增加到50%以上,主要是受到生活環境改變有關,例如:空汙變嚴重、加工食物過多等,都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力。隨著環境毒素愈來愈多,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毒素,一旦身上累積大量毒素,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像是噴嚏打個不停、皮膚和眼睛發癢等。當這樣的情況吃藥也只能暫時緩解,一旦停藥症狀馬上復發!這時候其實更需要靠人體的四大排毒系統:皮膚、腸道、淋巴、肝膽,幫我們把毒素排出體外,但要怎樣提升排毒系統的效率?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表示:「想要讓毒素更快排出的關鍵其實就在我們的『雙腳』!」腳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它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善用雙腳排毒法,就能調整體質,迅速把毒素排出體外。

過敏其實就是對外界過度敏感引發的發炎反應,台灣國際健康新知推廣協會理事長黃鼎殷醫師解釋:「從西醫免疫學理論來看過敏,基本論點為『微循環』遭受破壞,其症狀為手腳冰冷、不易出汗,以致身體產生黏液及宿便等兩大毒素。」這些黏液就是中醫所謂的「溼氣」,通常來自精製白米、白麵,以及蛋肉類中蛋白質。因為「肉蛋奶甜」富含「黏多醣蛋白」,它們所代謝出來的廢物,需要比較稠的黏液把它們包覆起來運送。萬一腸道功能不佳,沒完全排放掉,就會到處堆積,甚至沾黏大腸壁,引起發炎反應,所以治療過敏的第一步,就是要少吃肉蛋奶甜。

除了飲食的控制,黃鼎殷提出了改善過敏的四字訣「毒出、能入」。所謂的「毒出」是指當體內導致發炎的毒物太多,微循環又受阻,過敏就會反覆發生、毒素就會愈積愈深。如果要有效排出寒與毒,就要恢復人體自有的排毒四大路徑「發汗、排便、淋巴與肝膽」的循環功能;「能入」則指排毒之後吸收正確的能量,幫助腸道產生自癒力。打通受阻的微循環就要從「腳」開始,由於足心到小腿是微血管分布最密集的地方,也關係著小腸與毒素累積的情況。若要促進微循環或排除寒氣,可以使用足蒸的方式。足蒸20分鐘就相當於跑步60分鐘,可有效發汗,建立幫助微血管循環的重建與排毒。但進行足蒸時要掌握「溫度長時間穩定」,而且要蒸到膝蓋處,加上運用艾草等中藥材輔助,一旦微血管循環功能恢復正常,就能將體內毒素排出,身體自我療癒系統就會隨之提升。

還在為過敏所苦 改善過敏 從腳開始

圖/TVBS提供

而腸道健康是身體健康的指標,如果腸道壞菌多,消化完的食物殘渣會被發酵而產生毒素,再加上肉蛋奶代謝留下的黏液,就會影響腸道功能,導致宿便,引發過敏反應。因此,若要改善腸道狀態,可以補充益生菌調整腸道菌叢生態,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更建議:「攝取寡醣,可提供腸道有益菌所需養分,使益生菌長得好!」進而抑制害菌,達到人體腸內的健康,增強抵抗力,讓過敏原或其他毒素也無法進入腸道之中。要了解更多腸道保健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還在為過敏所苦 改善過敏 從腳開始

圖/TVBS提供

相關推薦

鎂光燈照不到的地方 吳沙忻在冒汗。 那是二○一九年十月初,午後炙熱的陽光下,吳沙忻站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Kansas)的停車場。那時,吳沙忻和幾個同事已經花了數週往返美國和歐洲,努力想讓投資人對BNT產生興趣。BNT是吳沙忻創辦的一家德國生技公司。 旅途並不怎麼順利,吳沙忻向投資人說明,BNT正在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年紀40歲以上的成人與老年人,記得時常檢查撫摸頸部及耳後,是否有腫塊或淋巴結腫大現象,萬一發現頸部腫塊,再加上出現6大症狀,就有可能是惡性腫瘤。且醫師指出,好發族群不僅僅是有抽菸、酗酒習慣者,也可能是不明原因發生淋巴轉移癌症。 婦無抽菸、酗酒仍出現無痛腫瘤,確診扁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福島食品解禁,只差最後一步,衛福部長陳時中今(7)日下午才公開說,日本核災已經過了10年,大部分國家觀察核災是以1到2年做一個界線,一定會以安全、符合科學證據跟國際規範的架構來進行「相關的食品都會走向正常化」,食藥署晚間就公布最新一份「109年度輸入食品風險分析」,直...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67歲張姓病患,雙手顫抖長達2年,手部在動作或靜止時都會不自主地顫動,甚至拿筷子都很困難,無法自己好好吃一頓飯,連右手寫字也常常無法辨識,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雖然吃藥但還是無法改善,最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陳睿正主任,陳睿正主任診斷,病人靜止型(性)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