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那些正在偷偷損害你健康的日常習慣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韓悅 編譯

你是否習慣了一些日常行為,覺得它們很正常。但這些看似無害的小動作,其實很不好,而且,你可能意識不到。

1、打噴嚏時捏住鼻子

那些正在偷偷損害你健康的日常習慣

大聲地打噴嚏看似不禮貌,但看看這個在《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上報導過的案例:一位男士在打噴嚏時捏住鼻子,導致咽部撕裂。「如果一個噴嚏被控制了,壓力仍然會產生,不會釋放。」耳鼻喉科醫學博士Sanchayeeta Mitra這樣說,「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壓力就會上升,要麼進入鼻竇,要麼進入鼻腔,進入口腔、咽喉或者胸部。」如果這股氣流通過鼻腔進入耳朵,可能導致耳鼓或內耳損傷。「這股回流的氣流甚至還可能造成其它部位的血管破裂,比如胸部、喉嚨、眼睛甚至大腦,」她說。「這些傷害都不是很常見,但一般來說,最好抓一張紙巾或者把臉轉過去,然後把噴嚏打出來。」

2、把錢包放在餐桌上

那些正在偷偷損害你健康的日常習慣

下班回家後,你會很輕鬆地將錢包扔在廚房的桌子或檯面上,注意了,這樣很可能會傳播細菌。「錢包的底部是一個藏汙納垢的地方,收集了從許多不同地方來的細菌,」羅文大學骨科醫學院(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steopathic Medicine)的家庭醫生兼助理教授Jennifer Caudle這樣說。一項研究顯示,手提包的細菌數量超過了馬桶座圈。「把錢包放在桌子上,這些細菌就會在你工作、吃飯和孩子玩耍的地方結束它們的旅程。」 Caudle醫生說。

3、睡前吃東西

那些正在偷偷損害你健康的日常習慣

這不光關係到你的腰圍,睡前吃東西可能導致胃酸反流,擾亂你的睡眠。「有許多原因可以引發胃食管反流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睡前飽腹。」Caudle醫生說。她建議睡前3-4小時內不要吃東西。如果你在睡覺時容易反酸,可以抬起床頭,或者用枕頭支高自己。

4、在室溫下解凍

那些正在偷偷損害你健康的日常習慣

你在燒菜時可能會使用烹飪專用溫度計來確保肉類熟透,Caudle醫生說。但是也要注意你的解凍方法:「不要在檯面上解凍或醃制食物,因為細菌會在室溫下大量繁殖,」她說。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說法,當易腐食物開始解凍時,冷凍之前就存在的細菌就會迅速繁殖。取而代之的是,用微波爐或冷水融化凍肉。

5、抑制放屁

那些正在偷偷損害你健康的日常習慣

這裡我們來嚴肅並科學地說說這件事!與大聲地打噴嚏相似,放屁也是一個不禮貌的行為,但是對健康有好處。任何一個嘗試過抑制放屁的人都知道它的難受。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說法,雖然目前還沒有關於這一現象的大量研究,但有一點表明,抑制放屁會導致腹脹、消化不良、胃灼熱,甚至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和心率加速。你可以在放屁之前選擇一個隱蔽的地方,越快釋放越好。如果你覺得體內經常有大量氣體,嘗試緩慢咀嚼,以減少進入胃裡的空氣,並且避免食用產氣食品比如豆類。如果氣體實在過多,就需要看醫生,檢查是否有腸胃疾病了。

 

延伸閱讀:

孩子飲食習慣會影響心理健康

胃痛又脹氣 快看是否有這些習慣

遠離呼吸過敏,10個必須趁早養成的好習慣

為夏日設計一套健康飲食習慣

 

Reference :

15 Everyday Habits That Are Secretly Ruining Your Health

相關推薦

孩子的視力保健是家長關心的成長重點之一。澄清眼科陳矜芸醫師表示,幼兒的視力會隨著年齡成長而發展,滿四歲兒童視力應達0.6以上,六歲應達0.8以上。建議家長應於幼兒3至4歲時安排第一次的視力檢查,並定期追蹤幼兒的視力狀況;若有任何問題,應把握6歲前的治療黃金期,盡早處理成效較佳。  初生嬰兒視力尚未發...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拍自今日頭條,下同)   「他能活過今天,就是給我最大的情人節禮物,這比任何禮物都重。」2月14日是情人節,海口有這樣一對夫妻,正在互相陪伴著等待死神的降臨。老杜得了腦死亡(一般指自主呼吸停止等腦幹死亡現象),醫院已無力回天,桑姐從容地陪伴著自己的愛人,安靜地走向生離死別的那一刻。...

閱讀詳情 »

子宮切除手術是僅次於剖腹產的第二大婦科手術,很多情況下,子宮切除不是因病情而選擇,而是因年齡而選擇。當子宮生病時,是否真需要切除?聽聽女醫師給你最中肯的建議。 人類天生對疾病具有恐懼,而恐懼往往來源於不瞭解。認為「子宮絕對不可以切除」,和認為「婦科疾病首選子宮切除」,都是錯誤的觀念。正確選擇子宮切除...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拍自youtube)   現代人使用沐浴乳洗澡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各大廠牌更推出各種具有滋養效果的沐浴乳。然而,使用沐浴乳洗澡真的健康嗎?   每天洗澡都會用到的沐浴乳,每天和皮膚親密接觸,當心洗出病來。   醫師在乳癌的切片中,發現PARABEN的成分!而市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