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配合「治療飲食」 有利血糖控制

配合「治療飲食」 有利血糖控制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68歲的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值為215~320mg/Dl,醫師和營養師討論後建議患者訂購醫院提供的「治療飲食」,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患者擔心自己吃不慣醫院伙食,決定自己準備飲食,但也因此造成血糖忽高忽低難以控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主任歐陽鍾美表示,良好的營養基礎可降低感染率、減少住院天數,幫助病人更快恢復,因此,住院病人應該視「飲食」
「治療」的一部分,配合醫囑選擇治療飲食。
歐陽鍾美透露,醫院提供的治療飲食,對於住院期間的營養提供相當重要,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病友,在吃的方面應該更加謹慎。一般來說,根據每個人的疾病程度,所需要的飲食和營養皆不同,住院期間醫生會照病情狀況給予適合的飲食處方,例如糖尿病飲食、低蛋白飲食、低油飲食和低渣飲食等。
此外,治療飲食也會根據病患的咀嚼和吞嚥能力不同,就質地做部分調整,如軟質飲食、流質飲食、剁碎飲食和吞嚥困難飲食等。有些患者可能因疾病導致胃口不佳或攝食量減少,營養師也會先評估病情,再調整治療飲食內容,像是給予營養補充品,或增加飲食頻率、食物熱量和營養濃度,讓患者能獲得適當並足夠的營養。
提醒患者,雖然醫院的飲食種類不一定能完全滿足個人喜好,但病人應該要了解,飲食也是治療的一部份,最好能配合醫囑選擇治療餐食。治療飲食還有其他優點,像是有營養師為食品安全把關、節省家人備餐時間;家人也可利用患者住院期間,學習治療飲食的內容,出院之後也可在家自行製作適合的治療餐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1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也有便秘、放臭屁的困擾嗎?一名林姓女子,平常需喝優酪乳才容易解便,近期感到腹部悶脹竟然排出硬便伴鮮血,原以為是生理期,沒想到並不是,因為從這日開始,往後排便都伴有鮮血,因此開始疑懷自己有痔瘡,加上舌頭紅腫、長口瘡,同事還提醒她留意口中異味,至醫院求診後,才終於解決秘、口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慎遭輾壓的傷口可別輕忽,除了外觀的撕裂傷外,要小心是否有撕脫傷情況;臨床上,一名80歲林阿姨,騎車時不慎和貨車擦撞,造成手掌和小腿下部剛好被貨車輪胎輾壓,緊急送往醫院治療,經開刀後,施以骨折固定及傷口清創併止血,經過3至4天觀察期,後續皮膚開始出現水泡和黑斑,確診為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嘉義報導】台南市小池(化名)前年高中畢業後,下嘴唇開始長0.5到1公分不等的水泡,之後擴散到全身,加上過敏體質、全身癢痛,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至大林慈濟醫院就醫住院,經過敏免疫風溼科醫療團隊的照顧下,病況已緩解,順利出院。 小池剛開始下嘴唇長出水泡,之後從臉上、四肢,蔓延到全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個國家發布居家令,民眾宅在家卻也展現了多種創意活動,網路上瘋傳不同國家民眾居家創意影片,例如陽台音樂會、兩棟頂樓互打網球、舞蹈接龍、變裝秀等。根據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指出,參加各種不同活動的人與沒有參加活動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