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酒足飯飽後千萬別做這6件事,很多疾病都是因為這樣引起的!!

酒足飯飽後千萬別做這6件事,很多疾病都是因為這樣引起的!!

酒足飯飽後6件事不能做
1、飯後吸煙
幾個大老爺們,酒飯過後多會點上隻煙,聊聊天。可是你知道嗎?飯後吸煙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這是由於進食後的消化道血液循環增多,致使煙中有害成分大量被吸收,損害肝臟、大腦及心臟血管,引起這些方面的疾病。
  
2、飯後飲濃茶
飯後主人都會給大家端上杯熱茶,但是飯後喝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另外,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飯後喝茶,就會使胃中沒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同鞣酸結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澱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
3、飯後吃水果
很多人都喜歡飯後吃點水果,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食物進入胃以後,需要經過1到2小時的消化,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消化食品)。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4、飯後放鬆褲帶
很多人吃飯過量後感覺撐得慌,常常放鬆皮帶扣,這樣雖然肚子舒服了,但是會造成腹腔內壓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長此以往,就會患上真的胃下垂。
5、飯後洗澡
不知道您家裡有沒有這習慣,酒飯後幾個朋友約去泡泡澡、聊聊天?這可不是什麼好享受,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
6、飯後散步
擔心自己一個年過完又“發福”不少,飯後散散步成了很多人減肥的方法之一,但是飯後“百步走”,會因為運動量的增加,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心臟功能減退、血管硬化,餐後散步多會出現血壓下降等現象。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茹素不僅是潮流趨勢,更是促進健康的最佳方式。農曆七月到,民間的「鬼月」,在佛教中卻是很特別的孝親與吉祥月,大林慈濟醫院維持多年的傳統,選定本月25日晚間在醫院大廳舉辦祈福會,在獻燈、果、花中揭開序幕,莊嚴的供佛儀式後,由營養師們以逗趣的小品分享「蔬食健康吃」的觀念。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許多防疫專家擔心,入冬之後,進入流感季節,罹病後症狀與新冠肺炎類似,臨床上很難在第一時間區分,恐增感染風險,所幸羅氏研發出1款檢驗儀器,可在短時間內分辨病患感染流感或是新冠病毒。 對此,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能夠在短時間內判斷是否為新冠病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有多久沒有陪伴孩子讀書了?或者您只是讓書本陪伴孩子而已?有家長指出,孩子都二歲了,表意能力還只是停留在簡單的單字,甚至有時候直接用「比」的,不喜歡開口說話表達想法,直到加入馬偕兒童醫院早期療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慧如醫師創立的「小星星閱讀家族」,才在其中找到了「陪伴孩子閱讀...

閱讀詳情 »

等紅綠燈就想睡 整天虛累累當心虛勞上身 工時過長、身心操勞,許多上班族往往有疲倦問題,甚至連等紅綠燈也會因為太過勞累而睡著。中醫師提醒,長期「虛勞」可能造成身體過度耗損,新光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奎祐指出,不少人有慢性持續性疲勞問題,想要解決「虛累累」的狀況,應先區分是身體代謝廢物無法排除或是過度操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