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批公費篩檢恐遭「刪減」? 健保署大喊誤解!這筆錢不做任何審核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這一波本土疫情能控制下來,第一線的篩檢扮演重要角色,但有基層醫師PO出醫院收到的健保署公文,內提及「發現有溢領及不符規定者,得追繳費用」,擔心醫護5、6月一路幾萬、幾萬人的篩,但公費支付檢驗費用卻可能沒下文。對此,陳時中今(6)日打包票會找健保署談,絕對不會有不合理的刪減費用;健保署更澄清是誤解!這筆錢是疾管署公務預算,健保不做任何審核。

醫師吳欣岱是在臉書PO出健保署的「公費支付COVID-19檢驗費用」申報與核付作業辦理公文,稱「已經可以想像所有大規模篩檢醫院的醫政室人員欲哭無淚、假日加班的表情了」。更有醫護留言批評「疫情一減,健保署(要幫疾管署)又要賴帳白嫖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回應,所謂的追繳應指的是溢領的情況,至於行政作業上有些要求,他會找健保署來談,若只是針對過往不完全或不正常代碼的申報,而要求刪減費用,這是不合理的。

陳時中強調「有做一定會領得到錢」,大家不要擔心,且如果行政上要非常完整的話,也只會往後做,而不是往前追。

健保署則強調,這是部分醫界人士誤解了「公費支付COVID-19檢驗費用」的相關支付作業,這個案子是疾管署主責,健保署只是行政協助代辦該項撥款業務,並協助代轉該作業核付給醫療院所。至於審核作業是由疾管署負責,不在健保署,健保署是依疾管署審查核算費用再核撥給醫療院所,不做任何審核。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忠孝醫院再爆「非醫護」2人確診! 急診緊急匡列90接觸者

張上淳一句「其實救得回來」打擊死者家屬跟醫護 陳時中出面緩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從越來越多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青少年是存在心理健康危機的重要人群,而女生則處於這個危機的中心。 自2010年以來,青少年的抑鬱、自殘和自殺率有所上升。對比來看,美國女生群體的嚴重抑鬱症發病率增長幅度更大 從2011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20%。2015年,因故意...

閱讀詳情 »

日前有媒體街訪民眾,詢問臉部哪些變化最容易看起來顯老,有高達7成的人認為最主要是皮肉鬆弛、其次是細紋、暗沉及斑點。可見得隨著年歲的增長,要臉部顯得抗老而年輕,首先必須提拉下垂的臉部肌膚。目前醫學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施行臉部拉皮手術直接把肌肉筋膜性組織和皮膚拉回到年輕的位置,才能達到顯著且持久的效果...

閱讀詳情 »

現在一個禮拜只有兩片口罩如果是慢性疾病、重大傷病卡的朋友就會很辛苦因為帶一個口罩去,就必須要用掉了一個真正只有換到一個新的回來網路上很多的專家建議,非常正確1. 在臨床職業口罩只能使用4個小時2. 一個口罩不要使用8個小時3. 遇到飛沫或可疑的汙染就要立即替換4. 對折後丟棄並立即清潔雙手但有幾點...

閱讀詳情 »

「鑽石公主號」郵輪抵台時,旅客曾下船趴趴走,北北基頓時草木皆兵。(翻攝自YouTube)優傳媒記者陳重生/新聞切片昨(7日)晚一名友人賴我,說他下午跟認識多年、但一直未曾謀面的女網友,約好星期六終於要一起吃飯喝咖啡了。怎知,敲定後不到兩個小時,情勢急轉直下。 「怎麼了?」從字裡行間,讀得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