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為何青少年抑鬱症多發於女生?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從越來越多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青少年是存在心理健康危機的重要人群,而女生則處於這個危機的中心。

自2010年以來,青少年的抑鬱、自殘和自殺率有所上升。對比來看,美國女生群體的嚴重抑鬱症發病率增長幅度更大 從2011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20%。2015年,因故意傷害自己而住進急診室的10至14歲女孩是2010年的三倍。與此同時,少女自殺率自2007年以來翻了一番。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抑鬱症的發病率逐年遞增,不得不說,數字媒體確實對抑鬱症有了推波助瀾的負面作用。1995年後出生的這一代青少年,被稱為Z世代,是第一代在智能手機時代度過整個青春期的人群。不過,男孩和女孩都在同一時間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為什麼女孩會遇到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為何青少年抑鬱症多發於女生?

研究人員發現,男孩和女孩對數字媒體有不同的「打開方式」:男孩會花更多的時間在玩遊戲上,而女孩則花更多的時間在發簡訊和使用社交媒體上。遊戲涉及不同形式的交流,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玩家可以實時互動,通過耳機互相交談。相比之下,社交媒體則顯得「內斂」很多,圖像或文本成為信息的主要媒介。而這種不夠及時、不夠透明的信息傳遞方式,更容易引起焦慮。另外,還有社交媒體的「等級制度」也會讓女孩感受到壓力。比如對文章的閱讀數、點贊數的追求,會讓人受到壓力。一項研究發現,在社交媒體上與他人比較,人們更容易感到抑鬱。

先前的研究顯示,花更多時間在數字媒體上的青少年更容易抑鬱和不快樂。在研究人員的新論文中,他們發現這種聯繫對於女孩來說會更為明顯。每天花30分鐘在社交媒體上的女孩,有 15%的被訪者表示不快樂,但對每天花6小時或更長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女孩,這個數字上升為26%。在男孩中,這個數據沒有那麼太明顯的差異 那些每天花30分鐘在社交媒體上的男生,有11%表示不快樂,而那些每天花6個多小時在社交媒體上的男生,有18%表示不快樂。

為什麼女孩在使用社交媒體時更容易不開心?受歡迎程度和積極的社會交往對女孩幸福感的影響往往比男孩更顯著。社交媒體既可以是人氣的製造機,也可以是欺凌、羞辱和發生爭端的平台。此外,女孩在外表上也會面臨更大的壓力,社交媒體會加劇這種壓力。

所以對於有女孩的父母來說,需要去留意孩子的社交媒體使用情況,盡量不要讓孩子在太小的時候接觸社交媒體,更要加以正確引導,讓孩子建立正確的外部評價價值觀,降低媒體社交環境對孩子心理健康潛藏的危害。

資料來源:Why Teen Depression Rates Are Rising So Fast for Girls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台北報導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全台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且以每年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每年更有近萬名糖尿病友因而死亡,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十名,儼然成為不容小覷的文明病。 但你知道糖尿病除了造成高血糖、併發症機率增加外,還可能間接造成肌少症嗎?許多糖尿病友都知道降低體重有助於...

閱讀詳情 »

▲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病例出現最小受害者!疾管署今(6)日公布新增一名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病例,該名南部7個月大男嬰是在發病後3天出現嗜睡、上肢無力等重症症狀,所幸住院1周後康復出院。疾管署提醒,...

閱讀詳情 »

▲疾管署提醒,民眾歡度浪漫情人節之餘,如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後應進行愛滋篩檢。(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浪漫七夕情人節夜晚,可別因一時「性」起,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數字,今年截至7月底,國內愛滋新增通報感染人數1105人,雖然是自2012年以來同期最低,但亦透露...

閱讀詳情 »

▲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史上最晚。(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延遲1個月才公布北半球疫苗選株,導致全球流感疫苗供貨跟著大延遲。疾管署今(6)日宣布確定今年公費流感疫苗不但被迫晚1個月開打,且將罕見採分批接種方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