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生罹福耳尼埃氏壞疽 會陰部筋膜壞死

【台灣新生報記者周志祥報導】

醫生罹福耳尼埃氏壞疽 會陰部筋膜壞死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科劉建明醫師在病房,著白袍為泌尿科謝登富醫師查房、看診。(記者周志祥攝)
醫生也會生大病,台中慈濟醫院胸腔科醫生劉建明得到名為福耳尼埃氏壞疽,通稱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的重症,文獻報告此病致死率高達五成以上,台中慈濟醫院醫護團隊發揮兄弟手足之情,傾全力搶救,歷經八次清創手術,高壓氧加上抗生素,終讓他度過生死關。幸獲重生的劉建明,深刻體會健康對每個人都一樣重要,每個人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家人。

「本來只覺得屁股痛痛的,也找不到任何傷口,想不到隔天冒出腫塊,病情快速進展到非開刀不可,前後傷口清創八次,傷口超過卅公分,每次換藥都痛到像死過一次。」四十四歲的劉建明是胸腔科醫師,從醫近廿年,很清楚發生在會陰部的壞死性筋膜炎,有多嚴重!「在北部醫學中心服務的學長說他的經驗是:遇到的幾乎都死了!這類病人一旦出現敗血症休克,就很難救得起來。」。

劉建明先是屁股疼痛就醫,抽血也發現發炎指數異常高,電腦斷層就是嚴重的膿瘍加上厲害的產氣菌,確診為壞死性筋膜炎。主治醫師泌尿科謝登富醫師說:「『壞死性筋膜炎』就是蜂窩性組織炎更嚴重的進一步發展,細菌沿皮下組織的筋膜向上擴展,全身有筋膜的地方都可能發生,而發生在會陰部這個特殊位置的壞死性筋膜炎,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治療上的最大原則是快速清創與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由於病情發展通常來得快又急,造成傷害會很大,即使現在醫學那麼進步,很多病人都會來不及……」正因清楚知道嚴重性,確診當晚手術清創後,謝登富醫師堅守在病房,「因為這一晚是關鍵!」。

戰戰兢兢的謝登富醫師指出,壞死性筋膜炎的病人大部份會以疼痛、發燒表現,也有些人不那麼典型,發生在生殖器官、會陰部的壞死性筋膜炎機率並沒有那麼高,只是來得又快又急,必須妥善處置。有些人可以找出原因,如肛門?管、睪丸、副睪丸發炎、泌尿系統感染,也可能是一個臨床上也不容易看到的小傷口,再進一步形成壞死性筋膜炎,但尤其位於會陰部位置,根本不容易看到,所以確實很難注意預防,所以快速直接進展到嚴重程度,讓人防不勝防!

在各科專家團隊努力下,外科加護病房江俊廷主任帶領團隊積極治療三周,經歷八次清創手術、高壓氧加上抗生素治療,才能在狀況改善後轉到普通病房。安排如此頻繁的清創手術和高壓氧積極治療,為的是保命。謝登富醫師表示,進開刀房檢查,才能看見距肛門口不到一公分位置,有個小傷口,細菌一路延伸往內到攝護腺,轉到睪丸附近再向上走,真的擔心萬一清創手術範圍不夠,細菌會蔓延,因此一再清創後,形成超過卅公分、又深又大的傷口,幾乎整個拳頭都能伸進去,病患還要熬過三次插管,泌尿科、大腸直腸科加上整形外科醫師聯手,一路把感染部位全部清乾淨,再完好修補傷口。

手術與病房換藥期間,麻醉科接手疼痛控制、胸腔科高壓氧治療、加護病房運用創意護理,還有營養師用心調配飲食,加速傷口癒合。

從醫師變成重症病人,劉建明講到躺在病床上的日子,情緒難免激動。他說,傷口很大,每次換藥真的很痛,讓他經歷彷彿如007首部曲電影「皇家夜總會」的劇情,男主角褲子被脫綁在椅子,露出蛋蛋,還被皮鞭抽打,這劇痛差不多是這樣的感覺。麻醉醫師給的中樞型麻醉藥幾乎等於把薦椎神經都泡在止痛劑裡,他還是感覺痛,沒辦法躺平,仍得咬牙硬撐,否則沒辦法好好換藥。他能感同身受的理解八里塵爆的大面積傷患,一定更痛、更難熬!

生死關前走一回,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劉建明體會:醫師是人也會生病,而家人是一輩子的,每個人最重要的是照顧家庭和自己的健康,有健康的身體才有辦法照顧與幫助其他人。他反省,以前工作步調沒調整好,常隨便吃吃就混過去,長期下來身體拉警報,一個細小傷口就差點要了他的命!感恩醫護團隊與家人的辛苦,這次,劉建明以重症瀕危病人的身份,奉勸大家:規則運動、適當飲食與放鬆,人生才能長長久久。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2&CID=282533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受少子化影響,全球人口加速老化,為因應銀髮族需求,於一月五日至八日,在台北世貿一館,即有一場《台北國際健康促進養生照護產業展》,並同時舉辦《台北國際素食養生展》、《台北佛教文物佛事用品雕刻藝品展》、《台灣茶藝博覽會》,現場將集結健康照護、萬件美味素食、佛事用品、名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寒冷的冬天是各種流行性疾病好發期間,天氣變化也大,更是誘發慢性病高峰期。當腸道菌相生態失去平衡,則容易導致腹脹、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甚至免疫力下降、過敏體質容易好發、循環力變弱、營養素吸收也會相對受到影響、整體的新陳代謝不佳,因此容易引起許多疾病上身。2大原因 導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定期產前檢查能讓媽咪和醫師了解媽咪及腹中寶寶健康狀況,並可及早發現異常,即時提供治療處置,而且這是諮詢醫師的最佳時機,包括檢查、疾病預防及健康生活方式與營養等。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發布「產前照護建議-正向懷孕經驗」指南,建議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與醫療保健提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37歲的林先生,三年多來飽受雙腳抽筋之苦,原本以為是工作太累,沒想到情況愈來愈嚴重,抽筋次數更加頻繁,導致晚上根本無法入睡,連帶影響白天工作。經就醫檢查後,確診為腎衰竭,必須洗腎或換腎才得以挽回健康。因此,林先生的妻子便自告奮勇捐出左腎救丈夫性命,在醫師的建議下,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