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療新局面! 中國附醫導入AI臨床診斷技術

醫療新局面! 中國附醫導入AI臨床診斷技術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台灣卓越的醫療科技技術遍及全球,更在國內時常有最新研究發表,而 2018 台灣科技醫療展即是讓台灣的優秀技術展演於國際。其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除不僅帶來細胞治療臨床研究上的成果,同時也積極建置AI系統,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

專注細胞新藥開發 首創GTP細胞製備室

在幹細胞對再生醫療以及免疫樹突細胞對惡性腦瘤的臨床試驗研究上,中國附醫都證實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獲得了多項細胞專利。進一步將進行細胞新藥開發的臨床試驗案,預計明年將開始台灣首例幹細胞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臨床試驗,和第二期細胞治療惡性腦瘤的臨床試驗。

此外,為擴展生產細胞新藥的能量,中國附醫GTP細胞製備室已通過今年台灣衛福部食藥署的查核,將生產自體樹突細胞,供明年的第二期細胞治療惡性腦瘤的臨床試驗使用。

自行研發免疫細胞 嘉惠癌末病友

在當前熱門的CAR-免疫細胞臨床治療領域,中國附醫透過自行研發製作出的 CAR-T或CAR-NK 細胞,來進行惡性腫瘤的治療,未來也將與細胞新藥公司合作,共同開發細胞新藥。而除了臨床研究的應用,基於細胞試驗的成功經驗,未來也將提出細胞醫療技術審查申請,希望促進台灣癌末病人的醫療權益,並為有需要的患者帶來更多福祉。

打造智慧醫院 AI技術優化醫療品質

中國附醫也積極建置AI系統,結合臨床,設有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同時也建置智慧病房,應用病房情境自動管理、智慧床墊等,提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並結合IBM Watson Genetics應用於基因檢測、輔助疾病診斷治療,期望在有效減低醫師工作量並同時提升醫療品質,加速智慧醫院落地達成的目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悄悄地爬上臉上,毫不客氣地劃了幾道痕跡,這是大家都不願看到的吧。面對臉上的皺紋,你是否有歲月不饒人,美麗不再的感慨呢?現在就來看看致皺的壞習慣,對比自己到底犯了幾個吧!習慣一:吸管吸出酸梅嘴多喝水固然對皮膚有所幫助,但是使用吸管喝飲料可就不一定了。頻繁地使用吸管,嘴唇會使力並重...

閱讀詳情 »

  武打明星李連杰已經年至五十,但身手依然矯健,據媒體報導,他每天除了打拳,雷打不動的健身方法就是蹲馬步。據說,李連杰年輕時能在大腿上壓4個15公斤的槓鈴練習馬步。 馬步,武術中最常見的一種步型,俗稱「騎馬蹲襠式」,可千萬別小看它。《少林寺》的腳坑是馬步踏的,葉問不敗是馬步的功勞。紮好馬...

閱讀詳情 »

【就是睡不著怎麼辦?】 如果你也有失眠的困擾,中午之後請別喝咖啡:咖啡因在體內的作用可持續八小時以上,如果有入睡困難問題,大約下午兩點之後,最好不要再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五十歲後由於新陳代謝變慢,咖啡因在體內滯留時間甚至可以達到十個小時,因此對咖啡因較敏感者,午餐後最好不要再碰含咖啡因的食物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