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曬傷紅咚咚~擦蘆薈膠、泡燕麥澡能緩解疼痛嗎?

天熱紫外線超級毒辣,出門如果沒有做好防曬,皮膚有可能像被「火吻」了一樣,整片紅腫、疼痛。網路上經常有網友分享:「曬傷後可以在皮膚上擦蘆薈膠急救,使紅腫消退」,甚至有人說:「擦燕麥乳液,或泡燕麥澡能緩解曬傷疼痛」,是真的嗎?來聽聽皮膚科醫師怎麼說。

曬傷紅咚咚~擦蘆薈膠 泡燕麥澡能緩解疼痛嗎?

紫外線是曬傷元凶 曬傷分為一度、二度

紫外線是造成皮膚曬傷、曬黑、老化的元凶,當皮膚出現泛紅、疼痛,甚至有水泡、脫皮,表示皮膚已受到紫外線的傷害。適當防曬不只是為了美白,更重要是能維繫皮膚的健康,以避免皮膚細胞受損,甚至出現癌化的嚴重後果。

曬傷可以分為一度曬傷和二度曬傷。一度曬傷表現為:局部皮膚經日曬後出現瀰漫性紅斑,邊界清楚,在曝曬後24~36小時達到高峰。至於二度曬傷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後,繼而發生水皰,甚至大皰,皰壁緊張,皰液為淡黃色。自覺癥狀有灼痛或刺癢感。水皰破裂後呈糜爛面,不久乾燥結痂,會遺留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

曬傷擦蘆薈膠急救?醫師:僅可略舒緩不適

一旦不小心曬傷了,在曬傷處擦蘆薈膠急救有效嗎?皮膚科醫師盧靜怡表示,蘆薈(aloe vera)是皮膚舒緩用途植物,蘆薈葉肉中的黏液為無色凝膠,具有99.5%水分和複雜的混合物,包括胺基酸、黏多醣、氫醌苷和礦物質。蘆薈的緩激肽酶與血管緊張素可減緩炎症、加速退紅;而蘆薈素A、創傷激素、凝膠多醣等可以消炎殺菌、清熱消腫、保持細胞活力、潤澤肌膚以促進傷口癒合。

曬傷紅咚咚~擦蘆薈膠 泡燕麥澡能緩解疼痛嗎?

紫外線是造成皮膚曬傷、曬黑、老化的元凶。

曬傷紅咚咚~擦蘆薈膠 泡燕麥澡能緩解疼痛嗎?

蘆薈並不能縮短曬傷後皮膚的恢復期,只能改善曬傷後的不適症狀。

許多人在曬傷後會使用蘆薈,但是,蘆薈並不能縮短曬傷後皮膚的恢復期,只能改善曬傷後的不適症狀。所以通常是在一開始有曬熱曬紅時,就得使用才比較有效。另外,葉片的大黃素盡量不要沾到皮膚或是衣物,以免過敏或變色。

曬傷泡燕麥澡緩解疼痛?醫師:輕度曬傷可鎮定

另外,網路上也有人分享將燕麥片磨碎之後,放入微涼的洗澡水中,置身其中泡一泡可以緩解疼痛,是真的嗎?皮膚科醫師盧靜怡表示,燕麥片中的鄰氨基苯甲酸醯胺(Avenanthramides)有抗炎、止癢輔助效果。如果民眾只是輕度曬傷,沒有出現水泡,於曬後適度塗抹含蘆薈、甘草、燕麥等成分的乳液,也有不錯的鎮定效果。

但是,對於發炎比較嚴重、起水泡,或是已經有破皮傷口者,反而可能造成刺激。另外,有些人對蘆薈、燕麥會過敏,建議第一次使用,先小範圍試用,如果沒有立即刺激感,才擴大使用範圍。

【曬傷後正確處置】:

臨床上,針對曬傷後建議正確做法與用藥治療如下:

1.立即冰鎮,並杜絕陽光與熱的再次刺激。

2.看醫生診斷。

3.口服消炎止痛劑來舒緩曬傷的紅腫、癢痛。

4.局部使用類固醇藥膏消退紅腫,如有破皮傷口,則要加上抗生素擦劑。

5.舒緩凝膠或乳液來加強肌膚保濕度,加速退紅復原。

曬傷紅咚咚~擦蘆薈膠 泡燕麥澡能緩解疼痛嗎?

燕麥片中的鄰氨基苯甲酸醯胺有抗炎、止癢輔助效果。

【避免曬傷小叮嚀】:

1.早上10點到下午2點盡量不要去戶外,避免在強烈紫外線下曝曬。

2.小於6個月的嬰兒,盡量不要讓他去直接在太陽光下曝曬。

3.防曬乳在戶外活動前15~30分鐘就要擦,才有足夠時間形成保護層,而且要看防曬係數和流汗情形補擦。

4.即使寫防水的防曬乳,游泳後還是要補擦。

5.至少使用SPF30以上的產品,且要擦一定厚度(2mg/cm2),或是多擦一回以確保厚度。

6.不要以為皮膚黑就不會曬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2/577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月12日是護師節,護理是一份非常艱辛、繁瑣且需要極大的愛心與耐心的工作,臺中醫院為護理師舉辦系列慶祝活動,藉由優秀人員的分享與感召,帶領更多護理師通往光輝道路,也藉此感謝護理師的辛苦。用心塑造護理正向文化資深護理人員林紹雯從事護理工作多年,一路從護理師、護理長、晉升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健署2018年公布其調查結果指出,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破4成5,平均每二人就約有一人處於肥胖狀態。肥胖是目前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健康議題,它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脂肪肝、癌症(乳癌、大腸癌、肝癌等)等。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員工加入公會,醫療人員團結!」代表醫護人員的兩位白衣天使,被旁人無情一腳踢進一池紅水中,象徵醫療人員癱瘓在血汗的醫療環境。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等11個工會代表,日前冒雨到衛福部門口陳情,並上街遊行,高喊「醫護過勞、病人不保;醫護沒休息,病人丟性命」,呼籲政府改善醫療環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全民關注,衛生局也藉此進一步解釋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因容易造成誤解與污名,2014年才由衛生福利部、台灣精神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共同推動正名。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思覺失調症患者就醫人數約15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