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長3族群快走、散步,小心跌倒〜練會這1招安啦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維持健康生活,必須要有規律運動。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大型臨床試驗證實,每週只要散步150分鐘,就能減少老年人身體殘疾的風險。步行運動若能堅持下去,還可以代替很多保健品,並提高晚年生活品質。

年長3族群快走 散步,小心跌倒〜練會這1招安啦

同時,澳洲大學研究也發現,每天3次「快走10分鐘」,其實比「1天1萬步」更容易融入生活中,不僅可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罹患率,同時有助減重、改善心肺與肌耐力,並對健康也更有幫助。

快走有氧 改善活動力

部立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劉燦宏主任指出,快走是有氧運動,帶來的好處多多。年長者只要一雙適合走路的布鞋,既簡單又不花錢,就可隨時進行,加上若是身體較肥胖、活動力較差,也可藉由快走來當作漸進式訓練,達到強身目的。

一般快走時身體宜保持正直,手臂自然擺動,速度維持在每公里約10分鐘,時速約6公里,簡單地說,半小時可走約3公里,身體微微出汗即可;但若有三高病史者,則建議快走3分鐘,再慢走3分鐘,反覆交替20分鐘,以降低運動傷害風險。

年長3族群快走 散步,小心跌倒〜練會這1招安啦

腳是人類第二顆心臟,若運動超過負荷,對健康也是一種傷害。

跌倒骨折 3族群小心

劉燦宏主任強調,腳是人類第二顆心臟,若運動超過負荷,對健康也是一種傷害,特別是患有肌少症、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者,這3類族群都與老化有關,且會影響老年人的行動能力,雖不至於致命,卻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因為骨鬆可能造成骨折,肌少症患者肌力不足,會讓患者站得很吃力、走路不穩,且容易跌倒,還會加重退化性關節炎。建議長者應適度日曬、吸收維他命D,並多補充肌肉生長所需的蛋白質,以降低行動不便的失能風險。

強化肌力 坐姿原地踏步

特別要提醒的是,年過60歲後,肌力會像溜滑梯一般急速下降,尤其女性在停經後,體內的荷爾蒙變化會讓肌力下降地更快,而相較男性來的明顯。建議除了快走外,還可在家利用坐姿原地踏步,以增加柔軟度,改善肌肉僵硬問題。

坐著踏步練肌力

1.臀部正後方的坐骨要對準椅子坐下,不讓身體重心偏向一邊,可以把手放到臀部下方確認看看。

2.將重心擺在臀部的位置,開始伸展從肚臍開始到上腹部的部位,再伸展背部肌肉與縮小腹。

3.肩膀放鬆,雙手往身體方向夾緊,做3-5次深呼吸,感覺背部與肩膀的收縮與舒展動作。

4.膝蓋與腳踝呈一直線,並與地板垂直,腳尖朝向前方。

5.保持這個姿勢,不要駝背,開始帶動臀部與大腿做踏步動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77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日發生一起女高中生疑似受不了同儕言語霸凌,而走上自殺的憾事!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回家不敢告訴父母,確實可能會出問題。醫師建議,家長可多跟孩子練習承接情緒方法,討論處理問題方向,別讓孩子陷入孤立無援的情境。對大人來說的小事 可能是孩子世界的大事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1歲黃先生,高中時罹患中耳炎,曾多次手術及服藥治療,聽力未受影響;不料,5年前,病情急轉直下,中耳反覆發炎,造成雙耳聽力幾乎完全喪失,並伴隨嚴重暈眩,連出門都需要家人攙扶。黃先生經由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團隊精心策劃進行兩階段手術,術後傷口恢復順利,並在聽語團隊協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六十歲的台商每隔一兩個月返台一次,原本與妻子感情不錯,但最近半年來,在床上辦事時,欲振乏力、力不從心,另一半懷疑他在內地包養小三,被搾乾了,回台灣之後,才會半軟不硬,交不了功課。 該名台商自認老實,並未在外亂來,應該只是單純年紀大了,用進廢退、不用則退;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子宮肌瘤臨床指引指出,30歲以上女性罹患子宮肌瘤比率為20%,40歲-50歲發病率則高達50%-70%,主要是因子宮肌肉層細胞受雌激素刺激,導致過度增生所造成,而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為經血過多、貧血、容易疲倦等。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