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療科技展「AI」最亮點! 長庚醫院人工智慧超音波搶救嬰兒長短腿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醫院再展現醫療結合科技的實力!長庚醫院由骨科部兒童骨科與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3000張嬰幼兒髖關節超音波影像,成功研發出人工智慧超音波檢測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系統,準確率高達95%,有助於快速準確的診斷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把握治療黃金期,不但獲得2021年國家新創獎,更受邀於目前正在展出的醫療科技年度盛事的台灣醫療科技展「AI醫療創新科技」主題館展出。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醫師高軒楷表示,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骨骼問題,世界各國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到千分之70,在台灣,發生率則為千分之1到2。髖關節發育不良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如果延誤診斷,常造成長短腿、終身跛行、退化性關節炎等後遺症。

出生6個月內是治療黃金期!高軒楷強調跟時間賽跑的重要性,因為早期發現,治療方法簡單且效果良好,可一旦錯過黃金期,不但需要手術治療,但容易有殘餘變形,影響將來髖關節的功能。

高軒楷說,髖關節超音波檢查安全且準確,是公認最有效的早期篩檢方法,能大幅降低手術的比例,不過,傳統篩檢需要專科醫師及大型超音波設備,門檻高,且設備昂貴,這是目前髖關節超音波檢查無法普及的主要原因。但長庚醫療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超音波,可搭配傳統的超音波儀器或新型的手持式無線超音波儀器使用,打破過去限制。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主任張嘉獻指出,透過這項人工智慧超音波檢測系統,醫師能從動態超音波影像中,即時判讀髖關節的構造,精準找出罹患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嬰幼兒,可節省醫療人員大量的時間,而且提供準確的檢查結果,亦可降低髖關節超音波的操作門檻及醫療院所的投資金額,有利於髖關節超音波檢查的推廣與普及。

張嘉獻說,該系統可以搭載在輕便的手持式超音波、平板甚至手機上,將髖關節超音波檢查帶到基層診所、坐月子中心及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遠地區,造福兒童。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直線總看成弧線? 年逾50歲有這症狀恐是「眼睛的癌症」找上門

開心手術胸留25公分傷口 疤痕一天天「癢痛變形」竟是棘手大麻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欲愛人者先自愛」你同意這句話嗎?根據網友每年票選桃花運最大阻礙,禿頭問題常常位居榜上,尤其受到疫情戴口罩影響,這兩年來排名更是不斷往前。MyHair生髮植鬍診所表示,許多男性受雄性禿困擾已久,自信心長期低迷,以致就算到了情人節,有愛也無法大聲說出來。   我想談戀愛!情人節MyHair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連續兩天維持「個位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的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分別是亞旭電腦2例、嘉聯益電子廠2例以及桃機航警多1例確診;值得注意的是,也出現國內這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以來的首例死亡個案,為桃園金嗓歌友會相關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這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相關的首起死亡個案,還沒打疫苗的民眾,要注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平台第23期將自明起(2月16日)再度開放已完整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滿12周且滿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傳統習俗過完元宵節就算過完年了,而隨著農曆春節的結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15)日宣布鬆綁宗教場所及宗教集會活動的防疫措施,自2月16日起,不但宗教場所禁飲食、禁提供籤筒供盤及容留人數限制等措施,皆予取消,繞境、遊行以及500人以上的宗教活動也恢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