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療科技展「AI」最亮點! 長庚醫院人工智慧超音波搶救嬰兒長短腿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醫院再展現醫療結合科技的實力!長庚醫院由骨科部兒童骨科與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3000張嬰幼兒髖關節超音波影像,成功研發出人工智慧超音波檢測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系統,準確率高達95%,有助於快速準確的診斷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把握治療黃金期,不但獲得2021年國家新創獎,更受邀於目前正在展出的醫療科技年度盛事的台灣醫療科技展「AI醫療創新科技」主題館展出。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醫師高軒楷表示,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骨骼問題,世界各國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到千分之70,在台灣,發生率則為千分之1到2。髖關節發育不良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如果延誤診斷,常造成長短腿、終身跛行、退化性關節炎等後遺症。

出生6個月內是治療黃金期!高軒楷強調跟時間賽跑的重要性,因為早期發現,治療方法簡單且效果良好,可一旦錯過黃金期,不但需要手術治療,但容易有殘餘變形,影響將來髖關節的功能。

高軒楷說,髖關節超音波檢查安全且準確,是公認最有效的早期篩檢方法,能大幅降低手術的比例,不過,傳統篩檢需要專科醫師及大型超音波設備,門檻高,且設備昂貴,這是目前髖關節超音波檢查無法普及的主要原因。但長庚醫療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超音波,可搭配傳統的超音波儀器或新型的手持式無線超音波儀器使用,打破過去限制。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主任張嘉獻指出,透過這項人工智慧超音波檢測系統,醫師能從動態超音波影像中,即時判讀髖關節的構造,精準找出罹患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嬰幼兒,可節省醫療人員大量的時間,而且提供準確的檢查結果,亦可降低髖關節超音波的操作門檻及醫療院所的投資金額,有利於髖關節超音波檢查的推廣與普及。

張嘉獻說,該系統可以搭載在輕便的手持式超音波、平板甚至手機上,將髖關節超音波檢查帶到基層診所、坐月子中心及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遠地區,造福兒童。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直線總看成弧線? 年逾50歲有這症狀恐是「眼睛的癌症」找上門

開心手術胸留25公分傷口 疤痕一天天「癢痛變形」竟是棘手大麻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打氣」依舊!疾管署今(20)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從10月5日開打以來,迄今已經打掉340多萬劑,光是昨天一天接種數就新增16萬劑,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打氣沒有明顯減少」;而中央宣布50到65歲健康成人緩打,則釋出...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湧現「搶打潮」,疫苗不夠打,讓疾管署緊急宣布50到64歲健康成人緩打,引爆民怨,今(20)日就有在第一線承受民眾反彈的里長怨氣大到手持球棒找上疾管署抗議。 新北市板橋區文翠里里長王永源下午1點半突然現身疾管署大...

閱讀詳情 »

▲(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顧寶寶,也得盯緊體重!門診就有一名32歲的媽媽,產後為了照顧寶寶,常常三餐不定、疏於運動,使得體重一路失控,從原本的64公斤,上升到81公斤,就醫一檢查已經有多項健康指數「紅字」超標,更嚴重的是冒出重度脂肪肝。 收治病人的大林慈濟醫院肝...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爆發搶打潮,又因政府估量失準,打到不夠打,中年健康成人被迫緩打,民怨四起,被外界詬病為「疫苗之亂」,但現在醫界已有聲音擔心,怕衛福部可能重蹈覆轍,在更重要的新冠疫苗採購上再犯同樣錯誤,有專家估算,至少得買2800萬劑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