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美迎新春 六要三不有保障

醫美迎新春 六要三不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

隨著春節的腳步接近,美容醫療機構紛紛藉由市招、單張甚至網路廣告推出各種整形、微整形美醫療程吸引民眾。但這些愛美之路真的安全嗎?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每年受理民眾醫療相關陳情案件近1,000件中,每10件就有約1.3件與美容醫學相關,而其中因購買醫美療程而衍生的費用爭議案件,更是佔了59%,愛美族不得不慎。

醫美並非購買商品消費行為

臺北市衛生局表示,各種整形、微整形醫美療程皆是醫療行為,並非購買商品消費行為,因此,並不適用「不滿意退費」原則。而其就診程序更與一般就醫流程相同,應由醫師親自診察後由醫事人員執行療程,若是由諮詢師或美容師解說療程則不符合醫療程序,就需多加留意,畢竟醫療行為具有醫學極限性、不確定性,加上美是主觀的認知標準,的確容易陷入高風險情境。

未滿18歲不得施作非必要美容項目

衛生局也提醒,自103年2月26日起,衛福部就已規定醫師對未滿18歲之青少年,不得施作非醫療必要之美容手術項目,包括:眼部整形、鼻部整形、植髮、抽脂、削骨、臉部削骨、顱顏重整、拉皮、胸部整形(縮乳及隆乳),因此,未成年的學生及家長也需特別留意。

保障自身權益「六要三不」原則

衛生局呼籲,選擇美容醫學機構療程時需注意「六要三不」原則,1.要檢視醫療機構開業執照,2.要檢視醫師執業執照,3.要充分與醫師溝通想要改善的部位,4.要由醫事人員親自執行療程及確實瞭解療程效果,5.要詳閱衛生福利部公告的美容醫學處置同意書及說明書範本,6.要要求開立收據。1.不要相信「全國第一」、「全球獨創」等誇大用語,2.不要參加贈品、折扣、團購等不當招攬活動,3.不要預付訂金,預購療程,並保留收據等相關事證,才能降低醫療消費風險並保障自身權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4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常常失眠、睡不好,小心糖尿病上身!在台灣,每年有近萬人因糖尿病而死,而提到糖尿病,一般人會把致病原因歸咎於吃太多、喝太多等飲食習慣,但是,一項美國實驗卻發現,只要連續2天,每天只睡4小時,血糖值就會上升,暗示長期睡眠不足的人,若不好好正視睡眠問題,小心罹患糖尿病的日子不遠矣! 糖尿病會奪命!全台20...

閱讀詳情 »

「醫師,我的臉到底怎麼了?我又沒喝酒,也不緊張,可是我的臉都一直紅紅的,我已經看了很多醫師,換過很多藥,擦藥都不會好!」最近氣溫飆升,皮膚科門診發現,類似這種鼻頭、兩頰,以及下巴泛紅,被診斷為「酒糟」的案例,有增加趨勢。出現酒糟該如何緩解?以及要注意什麼?來聽聽皮膚科醫師詳解。 1位32歲戴小姐,到...

閱讀詳情 »

【台北訊】公視與Yahoo TV 合作的4K直播益智節目《一呼百應》,由黃子佼、吳姍儒(Sandy)主持。日前邀請網紅「那對夫妻」的Kim、無尊(飾「珍珍」),與阿達、陳大天PK,四人竟敵不過潘懷宗博士出的健康題,一題「黑糖水、鮮榨柳丁汁、芒果,哪一種食物是比較好?」答案竟是「芒果」,陳大天大嘆不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玲滿心歡喜準備行李參加國小畢業旅行,3天後卻哭喪著臉回家。父母關心詢問,小玲抱怨全班都知道她晚上睡覺會打鼾,並且嘲笑鼾聲像牛一樣大聲,包括小玲喜歡的男生。孩子夜間打鼾或磨牙,本人很難得知。鼻塞、鼻子不通、反覆性中耳炎及中耳積水等問題多年,睡眠品質差、聽力不佳,影響上課學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