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美迎新春 六要三不有保障

醫美迎新春 六要三不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

隨著春節的腳步接近,美容醫療機構紛紛藉由市招、單張甚至網路廣告推出各種整形、微整形美醫療程吸引民眾。但這些愛美之路真的安全嗎?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每年受理民眾醫療相關陳情案件近1,000件中,每10件就有約1.3件與美容醫學相關,而其中因購買醫美療程而衍生的費用爭議案件,更是佔了59%,愛美族不得不慎。

醫美並非購買商品消費行為

臺北市衛生局表示,各種整形、微整形醫美療程皆是醫療行為,並非購買商品消費行為,因此,並不適用「不滿意退費」原則。而其就診程序更與一般就醫流程相同,應由醫師親自診察後由醫事人員執行療程,若是由諮詢師或美容師解說療程則不符合醫療程序,就需多加留意,畢竟醫療行為具有醫學極限性、不確定性,加上美是主觀的認知標準,的確容易陷入高風險情境。

未滿18歲不得施作非必要美容項目

衛生局也提醒,自103年2月26日起,衛福部就已規定醫師對未滿18歲之青少年,不得施作非醫療必要之美容手術項目,包括:眼部整形、鼻部整形、植髮、抽脂、削骨、臉部削骨、顱顏重整、拉皮、胸部整形(縮乳及隆乳),因此,未成年的學生及家長也需特別留意。

保障自身權益「六要三不」原則

衛生局呼籲,選擇美容醫學機構療程時需注意「六要三不」原則,1.要檢視醫療機構開業執照,2.要檢視醫師執業執照,3.要充分與醫師溝通想要改善的部位,4.要由醫事人員親自執行療程及確實瞭解療程效果,5.要詳閱衛生福利部公告的美容醫學處置同意書及說明書範本,6.要要求開立收據。1.不要相信「全國第一」、「全球獨創」等誇大用語,2.不要參加贈品、折扣、團購等不當招攬活動,3.不要預付訂金,預購療程,並保留收據等相關事證,才能降低醫療消費風險並保障自身權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4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早期發現、早期鑑定、早期治療」是治療發展遲緩兒童的不二法則!0~6歲是嬰幼兒發展的黃金時期;3歲以前更是腦細胞連結增長最迅速的時期,但仍有許多家長覺得小孩子有異狀時,怕孩子被貼上發展遲緩標籤的錯誤心態,而不帶孩子前往檢查,延誤治療造成一輩子遺憾。 6歲前發展未定型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全國失智盛行率,大約5%的65歲以上長者有輕度以上失智症,65歲以上長者20人中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失智症舊稱癡呆症,是一種好發在中老年人的臨床症候群,因大腦退化造成認知功能減退,而跌倒更是失智老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家人應改善室內空間,才能避免憾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小歐是一位吸食愷他命(K他命)多年的18歲青少年,初期自覺K他命不會成癮,等到出現頻尿、解尿困難症狀,就醫後才發現膀胱已嚴重受損。屬於第三級毒品的愷他命為中樞神經抑制劑,亦為解離性、迷幻性麻醉劑。 青少年因好奇碰觸毒品 近日媒體接二連三報導的皆與毒品使用危害社會相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媽咪坐月子多會服用生化湯,但其實並非適用於每個人,主要是因胎盤排出後,子宮會收縮來壓迫血管,達到止血的作用,但若胎盤排不出來,就可能影響子宮收縮,造成產後出血不止,因此醫師會在產後開立數天的子宮收縮劑,這時會建議生化湯和子宮收縮劑不需要同時服用。 剖腹產媽媽 生化湯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