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院群聚感染再添1個案 第34例20多歲女兒染病

醫院群聚感染再添1個案 第34例20多歲女兒染病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台灣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1名患者,累計目前已有41例個案。第41例患者是第34例個案20多歲女兒。2月15日至26日,曾多次前往醫院陪伴母親,協助生活與盥洗,28日經衛生單位安排採檢與隔離住院,今(2)日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41例患者第1次採檢陰性,隔24小時再次採檢呈現陽性。指揮中心表示,2月28日至3月1日因第34例群聚事件,已經完成日前住院病房與急診區域消毒,再次採檢環境也都呈現陰性。

 

第34例患者群聚事件,與另一名感染者第35例(急診室清潔工),到底誰傳染給誰,一直是媒體焦點,陳時中再次解釋,由目前資料研判,應該是第34例傳染給第35例,如果傳染途徑反過來,院內應該早有其他病患感染。

 

由於台灣、日本、中國大陸都有採檢陰陽反覆且症狀輕微個案,第41例也是第一次採檢陰性,第二次採檢才是陽性,幾乎身體無異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採檢部位與病毒量,都會影響檢驗結果

 

張上淳解釋,目前武漢肺炎症狀仍表現在呼吸道,因此第一次檢驗,檢體來自上呼吸道;第二次檢驗,檢體來自下呼吸道。兩次檢查時間必須間隔24小時以上,確認患者體內是否有病毒,如果採檢部位不對,或病毒量很少都有可能偽陰性。

 

但張上淳也強調,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兩次採檢,而確診患者要3次才能放行出院。如果患者體內病毒量少到檢驗測不出,基本上要傳染給他人機會也很低,所以民眾不需太憂慮,至於有建議採檢糞便,基本上相對呼吸道,糞便有病毒的時間更短。

 

指揮中心針對本起群聚,截至目前已掌握接觸者共289人,並採檢231人,其中5人確診、197人陰性、其餘檢驗中,將密切追蹤這些接觸者之健康情形。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人都說,蛀牙填補後牙齒就變敏感性牙齒了,千萬別去補蛀牙!尤其是吃東西時牙齒會酸痛難耐,就是因為蛀牙填補的關係,造成牙齒不健康。真的是這樣嗎?牙醫師陳學甫表示,牙本質敏感的是,因溫度(主要是冷)、觸覺、化學(酸性物質)、滲透壓改變(甜食或被風吹乾的牙本質表面)等刺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阿伯有早起運動習慣,某次運動時不小心滑倒,造成大腿疼痛甚至無法動彈,緊急就醫後,醫師發現是大腿骨骨折所導致,因此緊急進行手術治療;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彥名指出,透過半身麻醉的方式,術後也告知患者要平躺8小時,避免出現頭痛現象,但卻使患者飽受腰痠背痛之苦。臨床上,...

閱讀詳情 »

粉瘤,醫學上稱為皮脂腺囊腫。它是由於皮脂腺腺管開口堵塞引起的皮脂腺分泌物淤積,腺體逐漸腫大而形成的「小腫瘤」。粉瘤好發於青春發育期,尤以面部多見。粉瘤位於皮膚淺層,一般呈球形,米粒至雞蛋大小,中央可見黑頭,擠壓時內有白色粉狀物排出。 身體各部位 均可能長粉瘤 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表示,目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92歲爺爺,一年多前開始出現解尿不順,且尿液有血絲等狀況,赴診所治療,原本症狀好轉,但卻又再次復發,病情持續拖了好幾個月,才在太太勸說下就醫檢查,經由超音波檢查,醫師確診為膀胱腫瘤所導致。透過電腦斷層進一步掃描檢查,確定患者膀胱腫瘤尚未轉移,且未侵犯周遭組織,在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