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同事大陸出差返台 同仁憂染武漢肺炎竟集體患焦慮症

同事大陸出差返台 同仁憂染武漢肺炎竟集體患焦慮症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 28歲的陳小姐最近一上班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因為辦公桌對面的同事剛從大陸出差回來,只要一看到他,就擔心自己會被傳染新冠肺炎,還經常覺呼吸不順、胸悶,甚至緊張失眠,就醫檢查後排除染病疑慮,轉至身心科才確診為焦慮症。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周伯翰表示,最近1、2個月來,新冠肺炎疫情日益擴大,對全世界的公衛醫療與經濟都造成衝擊,也影響了許多人的身心健康。

 

周伯翰說明,最近門診有焦慮傾向的患者明顯增加,大多與新冠肺炎有關,未來即使疫情得到控制,但在創傷心理醫學的「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而言,仍可能造成心理陰影,若沒有適當介入處理,日後可能會產生創傷壓力PTSD。

 

以陳小姐為例,因為同事從大陸回來而引起辦公室同仁的不安,明知他並未感染,但許多人還是出現呼吸不順、胸悶、緊張失眠等症狀,後期經過適當的心理支持與服用抗焦慮藥物後,才逐漸獲得改善。

 

曾任哈佛大學創傷壓力(PTSD)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周伯翰認為,陳小姐與同事們所產生的身心症狀,在心理學稱作「集體歇斯底里」,是由於群體內部一部分或全部人爆發相同的身心失調狀態,主因是一群人聚集在一個充滿焦慮與高壓的環境裡,如同現在全國民眾都處於新冠病毒的不安恐懼氛圍中

 

疫情衝擊可能比預期還要嚴重,將是一場長期抗戰,提醒防疫人員、醫事人員以及國人都應該適當排解壓力,避免未來發生創傷壓力症候群。為此,周伯翰提出下列建議建議:

 

1.防疫工作人員應適時輪班及規律休息,定期監測人員的身心狀況。

 

2.受疫情衝擊的病人,其家屬與社區應給予適當心理支持,減少孤獨感。

 

3.確切查證,減少因假新聞的報導與傳播造成無謂恐慌,定期追蹤官方發布的訊息即可。

 

4.適當肯定防疫災人員的努力,要認知防疫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才不會導致防疫人員壓力過高產生自責或罪惡感。

 

5.要對政府的資訊有信心並且配合防疫相關措施,如隔離、自主管理、帶口罩與勤洗手,全國一心一起度過難關。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的王大哥因工作需要,經常在外喝酒應酬,近期常覺得腹部脹痛,美食當前都不想吃,甚至沒有任何食慾。原本壯碩的體型最近逐漸消瘦,甚至腹痛情況沒有改善,經家人陪同到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他的肝臟竟有4顆3-5公分的腫瘤,無發現其他遠端轉移的狀況,判定屬於中期肝癌。由於腫瘤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病毒持續突變,從武漢病毒株、Alpha、Delta,到現在正在全球蔓延的Omicron變異株,讓民眾心理變得相當敏感,許多人只要出現咳嗽、打噴嚏的現象就心慌慌,懷疑自己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尤其對於本來就罹患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型肺病(Chronic Obstruc...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孩子也常常以哭鬧表達嗎?其實這可能與孩子的行為與習慣有關。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劉又菱指出,當孩子對說話不感興趣時,其實是因為大人在他說話之前,已經搶先一步直接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也因此孩子逐漸習慣以眼神或動作完成互動交流,長期下來孩子就養成不會主動說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0)日宣布無本土新增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家可以高興1天」;不過有82例境外移入(包含65例落地採檢陽性),創下近期最高的境外移入紀錄。陳時中表示,1月12日開始執行邊境的落地採檢當日,曾創下92例境外移入的紀錄,但那是因為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