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醬油買回來 這一招教你判斷是否天然香醇

醬油買回來 這一招教你判斷是否天然香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醬油是國人重要的烹調食品之一,應用範圍甚廣,為使市售包裝醬油產品的消費資訊更加清楚,衛生福利部於108年起施行在外包裝明顯處標示「釀造」、「速成」、「水解」、「混合或調合」字樣。醬油的品質是根據醬油的性狀、總氮量、胺基態氮、無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來區分。以嗅覺分辨,必須選擇不刺鼻且帶有自然豆香,屬於品質較好的;以味覺分辨,則是會感覺有回甘感,且不會有乾澀、口渴的感覺。

醬油分為4種
甲級品豆麥醬油總氮含量每 100ml 含 1.4g(1.4%),乙級品 1.1g,丙級品 0.8g。為何會以含氮量多寡作為醬油品質差異指標?主要因為醬油原料多為大豆或麥,主成分是蛋白質,而蛋白質的成分是氮,故氮的含量愈高,表示所含蛋白質愈多,品質也相對好。果糖酸則可用來判別醬油本身是否摻有化學醬油的依據。
1)釀造醬油:須經製麴發酵製成,另規範其總氮量須達每一百毫升零點八公克以上(黑豆醬油之總氮量達每一百毫升零點五公克以上),且果糖酸含量不得超過百分之零點一。
2)水解醬油:以酸或酵素水解含植物性蛋白質原料,未經發酵製成則為「水解」醬油
3)速成醬油:經除色、脫臭後,以人工甘味劑、色素調味,則為「速成」醬油
4)混合(調合)醬油:指混合二種(含)以上醬油製成者。

選購醬油時你可以:
1)檢視產品詳細標示:基本成分是黑豆、黃豆、小麥,還是大豆酸水解物、焦糖色素、調味劑等一堆看不懂的化學名詞,即可分辨釀造醬油或化學醬油、混和醬油。
2)是否含天然油脂:醬油購買回家後,延著碗緣倒一點醬油,如果碗內留下醬油掛壁痕跡,代表醬油裡來自豆類的天然油脂,屬於釀造醬油。置於陽光下觀察,應散發紅褐、棕褐色光澤感。
3)用嗅覺把關:純釀造的醬油香氣豐富不刺鼻。
4)含氮量多寡:含氮量愈高,相對的品質愈好。
5)是否含化學添加物:包含防腐劑、色素、人工甘味劑等。

購買醬油應選擇標示清晰、包裝完整、檢查產品成分,CNS國家標準雖有訂出醬油分成甲、乙、丙三個等級,但只以胺基酸濃度來區分,所以化學醬油也可以取得甲級標準;還有要注意的是,黃豆需要註明是「非基改豆」。開封後建議置於冰箱冷藏保存,避免放在瓦斯爐邊或陽光直射處。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平衡禪養生之道 創始人李深浦教你訣竅

不靠修圖依然亮眼! 微整形自然不穿幫

子宮肌瘤經血太多 她不治療險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現代人或多或少經歷過耳鳴、眩暈的症狀,這些都是內耳病變所引起的,特別是銀髮族因為身體機能逐漸退化,造成行動及感官的接收及反應速度不如以往,然而重聽的問題,更是讓老人家減少社交互動的關鍵所在。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醫師說明,「治療耳鳴,才能預防重聽!」,而治療耳鳴時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隨著年齡增加,人體機能不斷損耗與老化,直接影響男士性功能下降,輕則導致陽痿早洩,嚴重者恐引發心血管危機。55歲莊先生,這半年和老婆親熱越來越力不從心,不是突然不舉就是途中軟下來,搞得他必須在老婆發現前,找個理由中途喊卡,免得面子掛不住。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陳煜表示,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4歲陳先生患B肝卻未定期追蹤,幾年前被確診肝癌,原本病情獲控制,不料今年初又因解黑便、腹痛就醫,經胃鏡切片檢查,竟是罕見肝癌轉移到胃部,由於患者不願開刀,評估後建議採取標靶藥物、免疫治療和真光刀放療三管齊下,至今胃腫瘤完全消失。肝癌轉移到胃 症狀與胃潰瘍相似亞洲大學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巴金森病(又稱巴金森氏症)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內政部110年9月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人數已逾390萬人,如以盛行率1至2%推估,全台至少四萬人罹患巴金森病。四萬多個家庭如何妥善面對這項疾病,做好因應?邀請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