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友熱搜育兒10大難題 專家出手拯救爸媽脫離困境

網友熱搜育兒10大難題 專家出手拯救爸媽脫離困境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育兒路上遇到難題的時候,第1個動作常是在網路上搜尋解決方法,但從四面八方而來的答案,卻不一定正確!本次特別企畫,整理網友熱搜10大育兒關鍵字,並專訪4大領域專家:臺大醫院小兒科兼任主治醫師戴君芙、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黛玲,傳授解決方法,拯救爸媽脫離教養困境!

 

Top1:媽媽想放風,3個月內寶寶可以出門嗎?

 

3個月內的寶寶儘量不要去公眾場所、醫院等,若想帶寶寶出門透氣,可選擇一般公園,或較空曠通風的地方,以減少病毒傳染機會。同時,出門務必注意保暖、防曬和吹風3件事,隨時照護寶寶的健康。

 

Top2:有種渴望叫「吸吮」!口腔期寶寶怎麼照顧?

 

爸媽稍不注意,就發現寶寶拿著遙控器吃得津津有味,看了好氣又好笑!滿足0至1歲口腔期寶寶4大方法,包括不阻止、給予安全吸吮物、預防寶寶拿到危險物、常洗手和消毒,陪伴寶寶度過口腔期。

 

Top3:寶寶一哭可以抱嗎?寵愛與寵壞如何拿捏?

 

寶寶1歲前,儘量多抱和給予安全感,等到1至2歲,開始漸進式放手,不要完全滿足孩子。但是離別擁抱、安慰性擁抱一輩子都不用停止,多給孩子愛跟關懷,未來親子溝通會較良好。

 

Top4:以前做錯現在改!孩子坐汽座要注意哪些事?

 

家長看過來!法規規定2歲內孩子要乘坐後向式汽座,並持續使用汽座至4歲,而4歲以上孩子為避免安全帶勒脖,可使用坐墊來增高。此外,並注意汽座不可放前座、儘量置於駕駛後方、撞擊過的汽座不要使用等8大要項

 

Top5:寶寶半夜哭不停,爸媽何時才能一覺到天明?

 

訓練寶寶睡眠規律,可在3個月大後,增加他白天的清醒時間,並在清醒時就把他放到嬰兒床上,且在6個月大後建立固定睡眠時間和睡前固定活動。當寶寶半夜哭醒,爸媽可針對各月齡寶寶的生理特質,善用3方法快速哄睡

 

Top6:寶寶最常中的特殊病毒有哪些?

 

寶寶生病的時候,距離最近、能立即給予照護的是爸媽,不是醫生,爸媽能否第一時間觀察並判斷寶寶需要做哪些緊急處理,十分重要!趕快了解孩子最常得的5種特殊病毒

 

Top7:高需求寶寶的情緒像炸彈.爸媽如何拆解?

 

每個高需求寶寶都是一顆不定時炸彈,讓人擔心不知何時會引爆!提醒爸媽,跟這樣的孩子不要硬碰硬,先了解高需求寶寶的11項特質,並學會搞定他的3大絕招,面對寶寶哭鬧你也可以輕鬆以對。

 

Top8:長輩帶孫問題多,隔代教養如何溝通?

 

隔代教養常有餵食、給甜食、語言刺激少、過度保護等問題,長輩也常做傷害孩子的事而不自覺,如:燒香、抽菸、給寶寶坐學步車等,建議以不著痕跡法、老師現身說法、正面鼓勵法來溝通,若溝通無效可儘量自己帶孩子

 

Top9:孩子哭鬧不給看3C,爸媽可以怎麼做?

 

孩子一哭鬧就給3C產品,容易讓他習慣聲光刺激的安撫方式,將影響未來的學習,甚至沉迷於3C。建議各年齡層以不同方式安撫孩子,並採取轉換環境,以及親自陪玩的方法,來終止孩子的哭鬧。

 

Top10:孩子愛試探大人底線,如何告訴孩子這件事不可以?

 

希望孩子聽懂並配合爸媽的指令,先了解孩子是否具有3大發展能力,以及各年齡層能回應哪些指令,並把握4歲前處理大事、忽略小事與5歲後指令明確、多給讚美2大原則,幫助孩子試著聽懂爸媽的話。

 

編輯:王澍清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臺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在三萬六千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蘊育了超過4600種以上的植物種,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植物是臺灣特有種,此多樣化的自然資源為臺灣最珍貴的瑰寶。但面對全球環境急速變遷,許多物種正面臨消失或滅絕問題;因此,如何確保臺灣原生植物物種之永續保存及維持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在浪漫的氣氛中享用餐點、互贈情人節禮物後,通常還有一個激情火熱的夜晚!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2018年一月至六月底止,HIV新感染人數為1,002人,其中以不安全性行為導致的感染比例最高,佔79.52%;由此可見,在享受愉悅的性生活同時,正確使用保...

閱讀詳情 »

夏天偏好吃麻辣火鍋重口味、吃冰品、喝冰飲的人,小心有水腫型肥胖!容易出現食慾差、疲倦懶散、四肢沉重、排便不暢,以及下半身肥胖等症狀。要想改善容易水腫的體質,除了要忌口上火的食物、冰飲之外,更重要的是消水腫首先要培養溫暖體質,在此推荐一味消水腫「聖汁」溫薑汁,讓人甩掉難纏的水腫型肥胖。 寒性食物吃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78歲的老奶奶長期背痛,起初以為是老化導致的症狀,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罹患胰臟癌晚期,僅能以化學治療控制病情。然而,在治療初期病況不見好轉,還發生血球數量下降的副作用;所幸,老奶奶的女兒仍抱持著正面態度,鼓勵奶奶繼續接受治療。經醫師評估後,改採第二線新劑型化學藥物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