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能找到回家的路了!」高齡101歲的陳阿嬤開心地說。患有白內障多年,原本畏懼開刀且認為沒必要,所以一直拖著不就醫,隨著情況越來越惡化,家人陪同就醫後才發現,阿嬤僅能看見距離眼睛五公分的模糊影像,才驚覺事態嚴重。經過醫師說明,才突破患者心房願意接受開刀,術後更恢復到了裸視0.6,重拾正常生活。
替該名病患診治的台灣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徐維成表示,老化是造成白內障的主要因素,隨著年齡增加,水晶體會慢慢發生硬化、混濁的情形。眼睛持續暴露在紫外線中,或受到代謝過程的傷害,使自然晶體內的蛋白質開始凝集,導致自然晶體混濁或變色,進而導致進入眼睛的光線散射而不完全聚焦在視網膜上,產生朦朧模糊或晦暗不清的視覺。
徐維成進一步解釋,白內障患者因疾病進程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該名患者屬於超熟白內障,視力退化嚴重,無法進行日常活動,情況非常嚴重。評估視網膜及視神經的過程中,因水晶體過度混濁,無法直接分析狀況;再使用超音波檢查發現,幸好視網膜尚未剝離、玻璃體也沒有嚴重的混濁現象。因此,建議可以嘗試植入人工水晶體,提供改善視力的機會。最後決定採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及人工水晶體植入術,因水晶體混濁嚴重,手術花費時間較長,並儘量避免因超音波在震碎吸除白內障組織時,使用能量過高而影響角膜。術後恢復良好,視力回到0.6 ,生活機能明顯改善。
徐維成說,白內障早期的症狀可能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怕光、眼前黑點、複視、晶體性近視等;晚期症狀則為視力障礙日漸加深,最後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下光覺視力,曾有患者出現早期視力模糊的症狀,誤以為是度數改變,而不斷更換眼鏡,殊不知水晶體已漸漸退化。
白內障是年長者眼睛老化的疾病,一般發生於50歲之後,但高度近視的患者,也可能提早在四十歲左右發生。隨著3C產品的快速發展,白內障的發生年齡也逐年下降,徐維成提醒民眾,若超過五十歲以上
,視力逐漸退化,應盡速前往眼科檢查,提早確診並注意日常生活保養,若生活明顯受到影響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超音波檢查洗衣機 超音波超音波 洗衣機高度近視 隱形眼鏡青光眼原因 紫外線視力模糊 英文台北慈濟醫院h6 慈濟醫院唐氏症特徵 超音波奶瓶消毒鍋 紫外線台北慈濟醫院 交通超音波檢查 肝超音波檢查 英文超音波檢查 禁食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三洋超音波洗衣機青光眼原因頭暈視力模糊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神經性耳鳴如同腦中風 宜掌握治療黃金期
神經性耳鳴如同腦中風 宜掌握治療黃金期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
閱讀詳情 »甩掉中耳炎沉積物 睡姿調整很重要
甩掉中耳炎沉積物 睡姿調整很重要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
閱讀詳情 »【有影】口臭 刷牙流血 牙齦悶脹… 小事竟是「牙齒壽命快掛了」警訊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九個有牙周病問題,從刷牙流血、牙齦腫痛到牙齒脫落不等,還伴隨著口氣不好聞,尤其缺牙造成的後果更是嚴重,牙醫師就警告,缺牙不僅影響美觀,更會縮短牙齒壽命,只要發現有口臭問題、刷牙流血、牙齦悶脹腫痛等現象,都可能是牙周病的初期警訊,不能輕忽。 國健署...
閱讀詳情 »【有影】牙齒美白做「貼片」傷神經?鬧蛀牙? 牙醫專業QA告訴你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牙齒美白近年已經成為愛美人士照顧門面的標配之一,尤其在網紅、藝人帶動之下,「全瓷貼片」更躍居美白新寵,但做完有後遺症嗎?會不會傷害神經牙齒?該不會開始對冷熱敏感了吧?民眾的疑惑還不少,國內牙醫師就整理出最常見的幾大QA,讓有意做貼片的民眾一次搞清楚優劣得失。 當代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