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能找到回家的路了!」高齡101歲的陳阿嬤開心地說。患有白內障多年,原本畏懼開刀且認為沒必要,所以一直拖著不就醫,隨著情況越來越惡化,家人陪同就醫後才發現,阿嬤僅能看見距離眼睛五公分的模糊影像,才驚覺事態嚴重。經過醫師說明,才突破患者心房願意接受開刀,術後更恢復到了裸視0.6,重拾正常生活。
替該名病患診治的台灣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徐維成表示,老化是造成白內障的主要因素,隨著年齡增加,水晶體會慢慢發生硬化、混濁的情形。眼睛持續暴露在紫外線中,或受到代謝過程的傷害,使自然晶體內的蛋白質開始凝集,導致自然晶體混濁或變色,進而導致進入眼睛的光線散射而不完全聚焦在視網膜上,產生朦朧模糊或晦暗不清的視覺。
徐維成進一步解釋,白內障患者因疾病進程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該名患者屬於超熟白內障,視力退化嚴重,無法進行日常活動,情況非常嚴重。評估視網膜及視神經的過程中,因水晶體過度混濁,無法直接分析狀況;再使用超音波檢查發現,幸好視網膜尚未剝離、玻璃體也沒有嚴重的混濁現象。因此,建議可以嘗試植入人工水晶體,提供改善視力的機會。最後決定採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及人工水晶體植入術,因水晶體混濁嚴重,手術花費時間較長,並儘量避免因超音波在震碎吸除白內障組織時,使用能量過高而影響角膜。術後恢復良好,視力回到0.6 ,生活機能明顯改善。
徐維成說,白內障早期的症狀可能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怕光、眼前黑點、複視、晶體性近視等;晚期症狀則為視力障礙日漸加深,最後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下光覺視力,曾有患者出現早期視力模糊的症狀,誤以為是度數改變,而不斷更換眼鏡,殊不知水晶體已漸漸退化。
白內障是年長者眼睛老化的疾病,一般發生於50歲之後,但高度近視的患者,也可能提早在四十歲左右發生。隨著3C產品的快速發展,白內障的發生年齡也逐年下降,徐維成提醒民眾,若超過五十歲以上
,視力逐漸退化,應盡速前往眼科檢查,提早確診並注意日常生活保養,若生活明顯受到影響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超音波檢查洗衣機 超音波超音波 洗衣機高度近視 隱形眼鏡青光眼原因 紫外線視力模糊 英文台北慈濟醫院h6 慈濟醫院唐氏症特徵 超音波奶瓶消毒鍋 紫外線台北慈濟醫院 交通超音波檢查 肝超音波檢查 英文超音波檢查 禁食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三洋超音波洗衣機青光眼原因頭暈視力模糊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鐵桿系列-與肩同寬站姿設定 解決站太窄或太寬的疑慮
今天要為球友介紹鐵桿基本站姿設定,雙腳與肩同寬的部分,球友們可能不太知道所謂雙腳與肩同寬到底是要多寬或是多窄,所以要教大家與肩同寬的設定點,我們可以用兩腳掌的正中心為一個基準點,雙手手臂自然下垂時,手指會自然落在腳掌正下方,以此當作基準就不會有站太寬或是太窄的問題。 駐站教練温仕璿‧96年全國運動會...
閱讀詳情 »揮桿轉動時明確的軸心維持 讓揮桿更穩定
你一定要嘗試的「軸心穩定」!軸心穩定=揮桿穩定「軸心」是身體轉動最重要的條件,任何旋轉動作一定會有「旋轉軸」,所以揮桿的身體轉動要好,軸心所先必須明確,但很多時候你不知該如何確認自己的軸心位置,這時你需要的「方法」!或許不是一個完成的揮桿動作,卻可以明確讓你練習軸心穩定的感覺,以下是我提供給的方法:...
閱讀詳情 »木桿系列-站穩重心 成就完美揮桿
這次要為高爾夫球友們介紹木桿上桿動作有關下肢的部分,常常看到球友上桿時右腳會抬起,如果從正面來看,右腳抬起時重心會稍後偏向左側;或是向後把臗關節打開,右腳打直,這樣也容易造成重心逆轉,而且右腳推直會產生上下起伏,上桿會不穩定。正確來說,上桿往右的時候,身體重心應該會往右半邊推過來,下肢重心會偏向大腿...
閱讀詳情 »揮桿不流暢 你必須知道的動作重點!正確身體與手的協調
教學-正確手部動作增加揮桿流暢度流暢揮桿是協調身體各部位動作的綜合結果,那該如何調控手部與身體的協調是球友常見問題,手部動作在肘關節方面就只有「彎曲」跟「伸展」(打直)兩個方向最大關節活動度。試圖逆著身體原來設計的角度而執行動作皆會造成動作的不協調錯誤的手肘位置如影片說明與下圖:所以在身體與手部的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