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症肌無力孕期易加劇 治療期間應避開懷孕

重症肌無力孕期易加劇 治療期間應避開懷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重症肌無力會使病患反覆出現眼皮、臉部、咽喉部甚至是呼吸肌肉無力等情形,屬於自體免疫疾病,也常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又以甲狀腺疾病最為常見;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林明緯醫師指出,尤其當病患出現嚴重全身肌肉無力,影響到吞嚥及呼吸功能,就稱為重症肌無力危象,多好發於診斷後前一至兩年,因此有文獻建議剛發病的女性患者應避孕一至兩年。

29歲孕婦有重症肌無力病史 30週胎兒缺氧緊急剖腹產

臨床上,一名29歲孕婦,過去有重症肌無力和葛雷夫氏症病史,這次懷孕時診斷出妊娠糖尿病,在懷孕30週時,發生早期子宮收縮合併子宮頸閉鎖不全,轉至醫院住院安胎,後來又因胎兒缺氧,緊急剖腹產下一名男嬰,術後轉至加護病房觀察;林明緯醫師表示,所幸女子呼吸功能恢復順利,術後第5天出院,寶寶則因早產與輕微肌無力和呼吸喘等情況,仍在加護病房觀察和照護。

重症肌無力多發生於女性 又以20至30歲居多

根據國外統計,重症肌無力並不會提高懷孕流產率、子癲前症等發生率,但重症肌無力的孕婦在懷孕期間約40%症狀會加劇,甚至恐得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林明緯醫師解釋,重症肌無力的發生率雖僅約五千分之一,但女性發生率為男性兩倍,且又以20至30歲年齡層為高危險族群。

出現重症肌無力相關症狀 應積極治療

治療上,過往研究指出,患者若懷孕時服用大力丸和類固醇,一直到產後哺乳都屬安全,因此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都應配合醫師治療,並按時服用藥物;林明緯醫師強調,重症肌無力孕婦的新生兒也可能透過母體影響,導致約10至20%新生兒會發生重症肌無力,因此新手爸媽也應特別留意自己的寶貝,通常在出生後12小時到數天內發生,不過也不用特別擔心,大部分新生兒約3至4週後會逐漸自然恢復。

【延伸閱讀】

預防新冠肺炎,控糖超重要 醫師提血糖機3大要點

疫情下塑身新指標 醫美科技挽救「重」災戶

化「癬」為夷!長效生物製劑助他找回自信 防疫期用藥更穩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月經有血塊怎麼回事? 由內分泌失調導致的月經不調有很多的表現形式。月經血塊多是較為常見的表現症狀。月經血塊多通常是因為子宮內膜脫落所導致的出血現象,但是如果連續的出現月經量多且血塊為血瘀裝就要及時的進行調理嚴重者要到醫院診查是否有其它致病原因的發生。 月經期間受涼就會有血塊出現,長時間有血塊就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根據調查,全世界空氣汙染最髒的地區在華北、華中、東南亞(含台灣),也因為空氣品質不佳,使得台灣有氣喘病的人持續居高不下,兒童氣喘的比例也日益升高。為喚醒民眾對氣喘病的重視,彰化基督教醫院氣喘防治中心舉辦「世界氣喘日─過敏氣喘勤保養‧適當身體好」活動,分析兒童氣喘、職業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19歲的林姓患者,是一位大學新鮮人,日前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新竹馬偕胸腔外科就診。患者的前胸壁內凹,為俗稱的「漏斗胸」,由於外觀於一般人不同,不僅讓他自信心不足,不敢脫上衣,且短暫運動就容易氣喘吁吁。新竹馬偕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劉洋帆表示,針對患者的問題,進行了「新型Nus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近期問題茶飲連環爆,手搖茶危機讓嗜喝手搖飲料的民眾,紛紛感到人心惶惶。夏天即將到來,也是冷飲的旺季,面對當前的問題茶飲,民眾該如何避開地雷呢?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蔡忠紘表示,茶屬於高健康價值的飲料,多項臨床研究已證實,綠茶的成分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疾病或動脈硬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