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重要!冰箱溫度無法殺菌,這「35種食物」千萬別再塞冰箱!吃了會出大事!

重要!冰箱溫度無法殺菌,這「35種食物」千萬別再塞冰箱!吃了會出大事!

翻攝72177.com

 

食物或水果吃不完怎麼辦?通常我們的第一直覺就是先放進冰箱冰起來,透過低溫保存延長可食用的時間,等下次要吃再拿出來。但是,你知道其實有些食物是「不能冰」的嗎?一般來說,冰箱的冷藏溫度在攝氏2-4度,雖然能夠減緩細菌的滋生,尤其是煮過或切開的食物,但並非所有食物都適合存放於低溫環境。美國健康雜誌《Rodale Wellness》近日便刊登了一篇報導,列舉家中常見「35種不能冰的食物」,提醒大家不要什麼都往冰箱裡塞!

 

不能冰的食物有:


水果類:
酪梨、香蕉、蜜瓜、菠蘿、木瓜、芒果、奇異果、蘋果、梨、葡萄、橙、檸檬、萊姆、桃、李子。
蔬菜類:
羅勒、茄子、洋葱、葱、蒜頭、青椒、馬鈴薯、番薯、番茄、南瓜、四季豆、秋葵。
其他:
麵包、咖啡豆、蜂蜜、雞蛋、橄欖油、椰子油、豉油、醋。

 

報導中也指出,香蕉、芒果這一類熱帶水果放冰箱會因過凍而出現黑點,即代表凍傷,蘋果、橙、檸檬這類則會容易因流失水份而變苦,蔬菜同樣容易流失水分,會呈現乾枯情況,而麵包和咖啡豆容易吸收其他食物的味道而失去原本的風味。

 

 

冰箱使用的三大迷思

 

Q1.冷藏就能「滅菌」?

其實家庭冰箱的細菌污染問題非常嚴重,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食用從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發生腹瀉、嘔吐、發熱等中毒癥狀。

曾晶解釋,嗜低溫細菌可以在0∼5℃甚至更低的溫度環境下存活,而未加工的食材如生鮮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肉類、家禽、雞蛋和海鮮均帶有細菌,即使加工好的食品,如醬鹵類、燒烤類、涼拌萊、糕點類、魚生類等食品也是帶菌的。即使存放冰箱,也不能起到「滅菌」的作用。冰箱的低溫,頂多是令細菌繁殖速度放慢而已。

她表示,冰箱里的細菌和毒素多種多樣,如乳類(牛奶、奶酪等)、剩飯菜、魚、肉、蛋、蔬菜水果等均可能被細菌污染並產生毒素,若冰箱內食物雜亂堆放,則大大增加食物交叉污染的概率,增加食物中毒風險。因此,剩菜剩飯從冰箱取出後需充分加熱後才能吃。還要定期清潔冰箱,尤其是冰箱門封條等衛生死角。

 

Q2包裹保鮮膜,細菌更多?

網絡流傳︰「西瓜切開後不能用保鮮膜封好放冰箱,這樣會產生更多細菌。還不如直接就放冰箱」。對此,曾晶認為不正確︰「用不用保鮮膜,都會有細菌,但不用保鮮膜,細菌更多。」

曾晶解釋,若直接將西瓜「赤裸裸」地放進冰箱,會增加其感染冰箱內其他食物細菌的機會。此外,用無細菌污染的保鮮膜封好存放,也可以減少西瓜切面的水分散失,起到保鮮的作用。

曾晶建議,不用普通膠袋裝食物。一來普通的塑料袋無法密封食物,二來其成分中的乙基己基胺(DEHA)容易析出,會致癌。建議用PC、PE、PP和鋼化玻璃等安全材料,一般耐溫範圍-20∼120℃,既可存放冰箱,也可放微波爐。

若想保鮮效果更完美,保鮮盒是最好的選擇︰「保鮮膜和保鮮袋的耐用性和密封性較差,亦不能避免食物串味。而合格的保鮮容器基本不含有害物質,並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絕氣體流通和水分流失,可以更長時間保持食物的新鮮。」

所有食物在放入冰箱前均應清洗干淨,去除泥、殘葉等;生熟分開,熟食放在生食的上一格。各類食物用保鮮袋、保鮮盒分裝,按照各類食物的保藏條件進行儲存。

 

Q3冰箱保存食物越低溫越好?

曾晶指出,不同食物有各自貯存的適宜溫度︰如肉類(豬肉、牛肉等)如要長時間保存,可放在-18℃的「急凍格」,若只存放兩三天,則可放在-2∼5℃的「保鮮格」。

曾晶提醒︰「並非所有食物貯存都是越低溫越好,這是個誤解,特別是蔬果類,低溫會破壞其營養結構。」果瓜類——如馬鈴薯,存放的最佳溫度應是2∼4℃;黃瓜、茄子、西紅柿等的適宜存放溫度為7∼10℃之間。香蕉、芒果、荔枝、番茄、青瓜、面包等不宜放入冰箱保存。

 

 

 

新聞整理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因應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國內第三劑「加強針」開打時間提早了!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日上午前往立法院專案報告宣布,為因應Omicron變異株的疫情,指揮中心將提供莫德納疫苗給第1類到第3類的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接種第三劑,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變種病毒「Omicron」已經入侵鄰近的香港、日本、韓國,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緊張起來,衛福部陳時中今(2)日透露,11月已經再向台灣阿斯特捷利康追加購買500萬劑,全是為了布局可能的Omicron疫情;加上指揮中心7月跟莫德納簽署2年3500萬劑疫苗供應合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夜間尿不停,當心病根不只在下半身!56歲的徐先生近來就飽受夜尿的煩惱,每天晚上都要起床上廁所4、5次,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到泌尿科求診,檢查發現確實有攝護腺肥大的情形,但治療後症狀卻未顯著改善,醫師這才懷疑他的夜尿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轉診至耳鼻喉科,果然發現還有「睡眠呼吸...

閱讀詳情 »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認真擠一擠,總還是有的。有人說:「現在沒時間養生,將來就有時間生病。」雖然語帶恐嚇,但不無幾分道理。洛桑加參醫師出版《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有人這樣跟我說「我其實不想活那麼久」確實,活長活短不是重點,重點是有沒有值得。身為一個佛教徒,我認為人只要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