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野菇毒魚別亂吃 路邊的野菇不要採

野菇毒魚別亂吃 路邊的野菇不要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單位接獲民眾登山自行摘採野菇烹煮食用後,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及四肢痲痺食品中毒症狀,也有民眾吃了朋友餽贈的不明魚類後,出現嘴巴麻痺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食物經物種鑑定為雙斑笛鯛。有鑑於此,食品藥物管理署 (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吃不明水產品和植物。

外型與食物相似 誤食致食品中毒

臺灣四季溫暖潮濕,物種多樣性豐富,有人到田野或山區郊遊時,會採摘野菇或不明植物食用。食藥署說明,可能易被誤食的植物有外型與芋頭相似的姑婆芋、看起來像雞肉絲菇的綠褶菇、長得像可食百合的大花曼陀羅等。

若不小心誤食,輕則產生腸胃道症狀,重則產生神經症狀。為避免因誤食有毒植物導致食品中毒,碰到不明植物時,一定要記得「不隨意採摘及食用」。

藻類在海水中 累積毒素有危機

臺灣地處亞熱帶地區,海水終年溫暖,沿海地區常見熱帶珊瑚礁魚類,熱帶珊瑚礁魚類常食用附著於珊瑚礁上的藻類,若珊瑚礁岩的表面被有毒渦鞭毛藻附著,藻類再被熱帶珊瑚礁魚類食用,則毒素就會累積在魚體內,民眾捕撈後食用,就可能出現食品中毒症狀。

購買信譽良好 才能安心食用

避免熱帶海魚毒食品中毒,民眾應向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購買水產品,並避免食用不明的魚種,另餐飲業者也應確保提供安全的食品予消費者食用。食藥署官網的防治食品中毒專區,已建置各類食品中毒原因介紹,歡迎民眾踴躍查詢參考。萬一有人誤食有毒植物或水產品後,出現身體不適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配合衛生單位調查,儘快釐清中毒原因。

【延伸閱讀】左側陰囊「精索靜脈曲張」 恐致不孕莫輕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醒來,看見鏡中的自己,天啊!怎麼眼袋還在?為了消除煩人的眼袋,不知試了多少方法,即使不再熬夜,它就像整個臉部唯一突起的小山,懸著眼下,再怎麼美麗的眼睛也因為它而失去風采。 出現眼袋,不但看起來沒有精神,也好像蒼老好幾歲,實在令人心煩不已。可是,你可知道眼袋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先天...

閱讀詳情 »

【身體各個部位的出汗過多有原因】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2、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5、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6、手心、腳心出汗=脾胃濕熱、血虛。7 、背部出汗=陰陽虛弱、極度疲勞。 8、私處出汗=濕熱下注、腎陽虛弱。...

閱讀詳情 »

【13種慢性自殺的行為】 1.晚上12點後睡覺 2.不吃早餐 3.每天對著電腦14小時以上 4.手機24小時開機 5.吸煙 6.不做定期身體檢查 7.飲酒過量 8.長時間呆在室內 9.與人無良好溝通 10.缺乏鍛煉 11.總是上夜班,日夜顛倒 12.不卸妝睡覺 13.臨睡前吃的很飽。...

閱讀詳情 »

許多上班族因為長期伏案工作,即使辦公桌椅再符合人體工學,也開始有下背痛、肩頸僵硬的問題,甚至雙手沒辦法舉高貼到耳朵,出現五十肩前兆。下班後去按摩推拿,逐漸變成上班族的緩解方式之一,但是不久之後,你會發現按摩推拿的效能也不持久了,痠痛好像有了感情,離開還會再回來。 本期「健康管理」要談的「核心」,就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