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金門校園7校施打第1劑BNT 接種率達93.6%

金門校園7校施打第1劑BNT 接種率達93.6

【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於9月24日起入校接種學生BNT疫苗(12歲至17歲)至昨日(10/8)完成7校施打作業。金門縣教育處表示,本縣12至17歲學生總數共計3,623人,本次入校施打人數為3,394人,接種率達93.6%,完成學生BNT疫苗階段性任務,依據各校回報數據施打現場共13位學生施打後有不適現象(大多為暈針)。

  

金門縣教育處說明,若有符合「12歲至17歲」但尚未施打BNT疫苗之學生,也直接至1922「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https://1922.gov.tw/vas/)」進行意願登記,並注意1922發送之簡訊通知。

  

教育處黃雅芬代理處長表示,感謝金門縣衛生局、5鄉鎮衛生所、5鄉鎮公所、金門高中、金門農工、5間國中行政人員及各校家長會的大力支持及協助,讓本縣12歲至17歲學生成功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唯有持續提高疫苗覆蓋率,才能盡速恢復正常生活。

  

金門縣府仍提醒:

(1)接種完疫苗2週內不要從事劇烈運動。疫苗施打完後常見的反應為接種部會疼痛、發燒、疲倦、肌肉痠痛等輕微症狀,通常數天內會緩解;並且BNT疫苗不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至少要間隔7天。

(2)出現以下症狀時應盡速就醫:

假如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或是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急促、腹痛、頭暈、大面積皮膚發紅等應立即就醫;接種完後28天內如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或不適感、心悸、運動耐受不良(像走幾步就很喘)也應立即就醫。

(3)雖已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但防疫工作還是需要持續,還需維持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作為。

  

金門縣教育處表示,有關「本縣COVID-19疫苗 #學生校園接種作業Q & A」及教育部相關指引,請至金門教育fun學趣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medufun/posts/902800903990010)查詢。(照片由金門縣政府提供)

金門校園7校施打第1劑BNT 接種率達93.6

金門校園7校施打第1劑BNT 接種率達93.6

相關推薦

心肌梗塞是大家都很害怕的疾病,到底心肌梗塞有哪些危險因子呢?  年齡:40歲以上因冠狀動脈逐漸硬化,患病率會增加。 性別:男生發生率略高,但女性停經後,患病率會提高。 家族遺傳。 抽菸:尼古丁會傷害動脈內膜,並加速冠狀動脈的粥狀硬化。 肥胖:心臟負荷較重,並會加速動脈硬化。 相關疾病:高膽固醇、糖尿...

閱讀詳情 »

糖尿病兒童,甜點、零食通通不能碰?台灣女孩菲菲,在5歲那年突然間變得虛弱、疲勞、尿量增加且經常極度口渴,就醫後經抽血檢查,血糖值竟高達6、700,診斷結果是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又稱「兒童型糖尿病」。台灣約有9,000名孩童患有該疾病,須終身補充胰島素讓病情穩定下來,大部分的家屬都會慌了手腳,誤以為小孩...

閱讀詳情 »

你是隱性飢餓族群嗎?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日常飲食中,維生素與礦物質攝取不足的狀況定義為「隱性飢餓」。根據台灣近期「飲食認知/行為調查」資料發現,台灣成年人有高達99%,每週攝取的食物類別與份數,未達到台灣衛生福利部建議的六大類飲食指南標準,將成為隱性飢餓的高危險族群。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主...

閱讀詳情 »

為響應每年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台灣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舉辦口腔保健 宣導活動,一同替兒童口腔健康把關,號召全台灣1500家牙醫院所,於104年3月30日起至4月6日止,凡12歲以下兒童憑健保卡就診免掛號費。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台灣12歲兒童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