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金魚眼、香腸嘴… 蕁麻疹發作全吃出來的?醫師破解迷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金魚眼」、「香腸嘴」、「風疹塊」!台灣有超過500萬人發生過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病之一,不少人都以為折磨人的慢性蕁麻疹是因食物而引起,刻意忌口,這個不吃、哪個不碰,但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破解迷思,表示慢性蕁麻疹成因複雜,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絕大多數與食物無關。

朱家瑜門診中就曾收治一名出家人病患,因為過去看診曾被醫師告誡不能吃某些食物,3年來竟只吃自己種的蔬菜配白飯,長期壓抑,但其實全搞錯方向了。

台大醫院透過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慢性蕁麻疹患者伴隨發生焦慮症、睡眠障礙或是陣發性情緒疾患等精神疾病風險是一般人的1.43到2.32倍,而慢性蕁麻疹患者合併使用精神科用藥是一般人的1.95到2.7倍,特別是進入冬季,若患者心理壓力大或情緒不佳,病況就會進入惡性循環,使得病情逐漸惡化。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指出,蕁麻疹患者的皮膚會出現紅、腫、癢,外觀上可分為風疹塊及血管性水腫。風疹塊外觀如同蚊子叮咬般、大小不同的腫塊,通常在24小時內皮膚會恢復正常外觀;至於血管性水腫好發於眼睛、唇舌、咽喉等血管密集的黏膜處,因此也有金魚眼、香腸嘴的別稱,倘若是在咽喉黏膜發生水腫,更可能阻塞呼吸道而有致命的危險。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今年就更新診治共識,強調「診斷:症狀反覆發作持續超過6周,即為慢性蕁麻疹患者」、「處置:藥物治療單純化,接軌國際指引建議」以及「評估:治療成效納入患者自覺評估,有助治療最適化調整」三大點。

台大皮膚部醫師卓雍哲強調,蕁麻疹治療成效有賴於醫病雙方間的合作,需要病患透過自覺評估反饋給醫師,主治醫師才能依照病情進展調整最適化治療方針;且慢性蕁麻疹是全身性疾病,須兼顧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食、衣、住、行」四大雷區,包括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麻辣鍋等含酒精、香精、辣味食物,避免換季衣物未清洗便直接穿,避免天冷長期緊閉門窗導致屋內空氣不流通,粉塵累積,出門應避免溫差或日光照射等誘因,誘發蕁麻疹發作。

照片來源:台灣皮膚科醫學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首例!連打三劑中國疫苗「加強針」仍確診 20歲台男柬埔寨返台中招

台灣疫苗過剩打不完怎辦? 陳時中吐實話「也只能銷毀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初生嬰兒的頭骨仍軟,需要睡在枕頭上給予支撐、固定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2歲以下的嬰幼兒都不建議睡在枕頭上,一方面是因為嬰兒脊椎是直的,不需要枕頭給予支撐,再者枕頭可能增加嬰幼兒窒息風險,因此建議孩童應2歲以後再考慮使用枕頭。  初生嬰兒的頭骨仍軟,因此不少家長會考慮買個枕頭來幫助維持寶寶圓弧的...

閱讀詳情 »

   大人洗手不乾淨惹禍!3歲娃拉肚又脫水 (記者張耀元報導)爸媽注意!許多大人上完廁所之後,沒有確實的執行洗手動作,隨便清水沖一沖就做罷。然而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有可能讓您的心肝寶貝食慾不振、上吐下瀉,嚴重甚至脫水住院受罪好幾天! 大人「隨便洗手」 讓孩子腸胃炎上身 剛滿3歲...

閱讀詳情 »

正值春暖花開之際,早晚溫差較大,許多民眾過敏症狀嚴重,皮膚發癢到睡不著,一抓就破皮流血。不過台中慈濟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林志明表示,皮膚癢不一定是皮膚病,也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甚至已經長出肝癌。 1名73歲老先生因為年紀大,皮膚油脂分泌變少,身體原本就容易發癢,最近更覺全身異常搔癢,忍不住動手抓就...

閱讀詳情 »

台中1名工程師,當發覺視力模糊時還以為是電腦看太多了,沒想到就醫後發現腎功能惡化,而且已經第5期,醫師研判,可能跟他長期抽菸有關,呼籲民眾最好把菸給戒了。 如果視力突然模糊,小心可能和腎功能有關!台中1名工程師,當發覺視力模糊時還以為是電腦看太多了,沒想到就醫後發現,腎功能惡化,而且已經第5期。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