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古傳中醫結合易學 《醫易閑話》揭開養生之秘

古傳中醫結合易學 《醫易閑話》揭開養生之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知道人體只要任何一個器官生病,其他器官就會受到影響因而有所表露嗎?作者胡塗醫在《醫易閑話》一書中提及,老祖宗們認為再微小、再隱蔽的人體疾病,不管「藏」得多深,總會通過種種跡「象」顯露出來,換句話說,在藏象學說中,正是按照臟腑的不同功能屬性和特點與五行進行類比,利用五行之間的生剋制化規律來瞭解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

 腎陽不足會使氣化失常 易有小便短小症狀

以腎為例,又稱為藏精,而精屬於「水」的一種,因人體代謝的水液,從胃開始受納到脾來運化傳輸,透過肺通調後最後則歸於腎;作者胡塗醫解釋,這時腎中陽氣發動,將氣化而分清濁,清者回到肺去輸布於各個臟器,濁者注入膀胱排出體外,如此循環反覆,靠的正是腎陽的力量,因此若腎陽不足時,氣化就會失常,也就會導致小便短少、身體浮腫等現象。

女性肝氣不舒暢 恐使月經跟著不順暢

在中醫調理上則以補益腎陽、健脾化濕為主,也就是所謂的冬蟲夏草法;胡塗醫作者進一步說明,至於稱為藏血的肝,也屬液體,需要依賴腎氣的滋養,這正是「水生木」之象,因此若一個人肝氣不舒暢,不僅容易沉悶欲哭,若為女性則可能月經不調,因此養肝的方法就是性格開朗、四通八達做人做事、慈悲喜捨都有一些,並結合早睡、練習保肝護膽的方法。

心氣強弱決定脈道盈虧 血氣旺盛者面色紅潤

至於心,則為藏神,為人體生命活動的那個「指揮中心」。胡塗醫作者說明,中醫認為的精神活動、思維能力等都與五臟有關,特別又以心為主,若心功能正常,一個人的神志就清楚,精神就正常,但若心功能有問題,輕者出現失眠、健忘、少年癡呆等症狀,重則精神失常,因此中醫又有「氣行血亦行」之說,尤其心氣的強弱決定脈道的盈虧,可從脈象和面部的色澤反映出來,血氣旺盛的人,血脈充盈,其脈象自然和緩有力,相較面色紅潤。

練習養氣法 助達到養五臟六腑正氣

此外,人體水液代謝的作用因需要有腎、脾、肺三家來協調完成,其中肺的做法就是通過宣發和肅降來完成。胡塗醫作者在書中提及,一個人若能呼吸均勻,則肺氣出入自然通暢,這就叫「宣降正常」,反之則會誘發咳嗽、喘息、胸悶、肋骨脹痛等問題,因此若能藉由「養氣法」,通過慢慢練習,會慢慢達到呼吸細、柔、長、均、勻,便可養肺氣,更可達到養五臟六腑正氣的目的。


古傳中醫結合易學 《醫易閑話》揭開養生之秘

《醫易閑話》

★800萬人追蹤、古傳中醫傳人之作
★台大榮譽教授 李嗣涔  獨家力薦
★繼全球熱銷300萬冊《問道中醫》後再創經典
★貫通古今中西,第一本以古傳中醫深入解析「醫易同源」之理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藥王孫思邈
自古以來,真正的醫者通達「醫易同源」之說,
中醫聖典《黃帝內經》,更是處處體現著易學的思想。

古傳中醫傳人──胡塗醫,
他是道醫,以身證道,通過「返觀內察」,回歸生命本源。

他傳承自500年來醫家祕傳之養生精要,以淵源學識、幽默筆調、大量案例,
深入淺出演繹了易學與古傳中醫相結合的核心理念,例如為何易經八卦象數能夠治病?
為何真正的中醫開藥是「一劑知,二劑已」?古傳中醫不必「四診八綱」就能診病?
中醫與西醫到底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都能在本書找到解答。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隨著老年及失能人口比例的增加,政府持續規劃了諸多有遠見的長期照護計畫,以因應老化及失能者照顧的社會需求趨勢。為開闊老人精神生活層面,使福利服務邁向新境,馬來西亞亞庇長青文康樂齡協會日前至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參訪護理之家,透過雙方座談進行互動交流,分享護理之家相關醫療服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曾正豪報導)近來夾娃娃機熱潮再起,在大街小巷皆能看到店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除了傳統的布偶、玩具等基本款商品之外,近日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接獲民眾檢舉店家及台主,竟為增加買氣招攬生意上門,在夾娃娃機內放置「中藥肚臍貼」之中藥藥品及標示不明之香水、洗面乳等產品。該局表示,經査「中藥肚臍貼」產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時序入秋,氣候逐漸乾燥,不少人會透過護唇化粧品避免唇部乾燥,而為避免民眾有錯誤迷思,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提供「護唇3密技」,讓你擁有ㄉㄨㄞ ㄉㄨㄞ的迷人嘴唇;此外,食藥署提醒,選購唇部化粧品時,要看清楚產品標示、全成分,使用時也要留意產品使用方式及保存方式,才能選得漂...

閱讀詳情 »

公費流感疫苗將在10月15日開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8日起舉行為期一周的健康呼吸周活動,除提供流感疫苗施打資訊,現場還有肺病及營養諮詢、呼吸器衛教及肺阻塞快篩等活動。因流感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的74歲婦人阿綿現身說法,她2年前因久咳不癒,歷經插管、氣切,透過肺部復健訓練,終於恢復健康、自由呼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