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雙抗賀爾蒙療法治乳癌 副作用少助生活品質提升

雙抗賀爾蒙療法治乳癌 副作用少助生活品質提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4歲的李女士,新婚不到三年即發現乳癌,幸好發現得早,及時手術將腫瘤清除。但這並未解決她的煩惱,因為想要孩子的她,對於後續治療要如何同時降低乳癌復發,也盡量不影響未來生育規劃,充滿疑惑。醫師建議她,採用副作用較少的雙抗荷爾蒙療法先穩定病情,如今她已是一個孩子的媽,在病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可繼續陪伴孩子成長。

輕患者首要治療選擇 阻斷賀爾蒙生成

「治療後,我還能生育嗎?」不只是李女士,也是許多年輕乳癌患者的煩惱,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沈陳石銘教授表示,國內乳癌好發年齡集中在45-55歲之間,但也不乏20-35歲的年輕患者,對於停經前的患者來說,乳癌治療除了考量存活率,年輕女性最在意的就是生育問題。

在目前的乳癌治療指引,標準做法是病友可以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抗賀爾蒙治療前,先將受精卵或卵子冷凍起來,等治療完成後再植入體內。另外一種做法,目前雖然尚未被納入指引,但也已有許多醫師在執行,就是使用所謂的「停經針」,直接抑制停經前女性賀爾蒙的分泌,讓子宮與卵巢進入「休眠期」,等到治療告一段落後,再停止使用,讓進入休眠期的生殖系統再度甦醒。這樣的治療方式,能增加生育功能保留的機會。尤其若病患原本就是需接受抗賀爾蒙藥物治療的族群,合併「停經針」的雙抗賀爾蒙療法,對復發風險比較高的年輕乳癌病患,更能進一步減少復發機會。

停經針+抗賀爾蒙治療 提升生活品質

沈陳石銘教授也提到,賀爾蒙接受體陽性的乳癌病患,為了降低復發轉移的機率,持續進行抗荷爾蒙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荷爾蒙治療時間以五年為標準,有些甚至會拉長到10年,多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相較於化學治療,可感受生活品質明顯提升。

乳癌治療方式多元化 各期別存活率上升

沈陳石銘教授也呼籲,乳癌患者面對治療不要害怕,目前治療方式多元,各期別存活率也明顯提升。早期乳癌,只要積極治療,就能減少復發風險; 即使是已發生轉移,與醫師密切配合,也能穩定控制病情,回到原本的生活軌道。成年女性應定期進行超音波篩檢以及乳房X光攝影檢查,若發現乳房有異,應立即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全球有 3,500 萬人罹患阿滋海默症,這種老年性失智症目前只能以藥物緩解病情,無法痊癒,對於許多正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而言,是一大隱憂。但最新的研究指出,在一些富裕國家如美國或歐洲,罹患此疾病的人口有下降的趨勢,研究人員將此歸因於整體教育與健康的改善。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一名52歲男性因消化性潰瘍穿孔,接受縫合手術後,幾個月來出現食慾減退、厭食狀況,體重下降近30公斤;進一步就醫治療後發現,罹患少見的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胃和十二指腸嚴重擴張,阻塞位置在十二指腸第三部分,同時伴有急性腎衰竭及休克現象。成大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張勝勛表示,無預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男性常見的攝護腺肥大,目前的手術治療,主要以電刀刮除和雷射兩種方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連啟舜表示,傳統電刀開放健保給付,相對節省費用,但有宿疾的年邁老人家,則需要特別留意術後併發症,若以安全性考量,建議採用雷射手術較安全。年過50歲的男子常見到攝護腺肥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多汗症的病患比例高於歐美,目前針對多汗症的治療,除了透過施打肉毒桿菌外,還有交感神經阻斷治療,但仍有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代償性出汗問題。台南市立醫院胸腔暨食道外科吳星賢醫師表示,多汗症手術後約有3至5%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代償性出汗問題,目前透過微創手術,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