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體重突然大幅減輕 恐因消化道阻塞所致

體重突然大幅減輕 恐因消化道阻塞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一名52歲男性因消化性潰瘍穿孔,接受縫合手術後,幾個月來出現食慾減退、厭食狀況,體重下降近30公斤;進一步就醫治療後發現,罹患少見的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胃和十二指腸嚴重擴張,阻塞位置在十二指腸第三部分,同時伴有急性腎衰竭及休克現象。成大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張勝勛表示,無預警體重突然下降,可能因罹患相關疾病導致,建議及早治療,避免引起更多併發症。

這名男子在入院前一個星期,出現進食後腹脹、噁心、嘔吐症狀及全身虛弱症狀,且頻率大增,幾乎感覺要昏倒,被送至急診治療,經過手術後已順利出院。張勝勛醫師表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疾病,發生率約0.013 至0.3%。患者會出現上腹疼痛、進食容易有飽足感,飯後會有膽汁性嘔吐等症狀。

為什麼會發生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呢?張勝勛指出,大部分與後腹腔脂肪層或結締組織流失有關。由於十二指腸的第三部份,由右至左橫走,穿過主動脈及上腸繫膜動脈之間,若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的夾角變小,使兩者間的距離縮短,會壓迫到由兩動脈間通過的十二指腸,造成十二指腸阻塞及急性胃擴張的症狀。阻塞嚴重時,可能出現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反覆發作患者會有消瘦、貧血等營養不良表現。

會造成上腸繫動脈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包括快速減輕體重、脊柱前彎、使用背架過久、胃繞道減肥手術後、心因性厭食症和燒傷病患或創傷病患長期臥床、惡病質、脊髓損傷、惡性腫瘤、營養不良的患者。張勝勛說,常見伴隨疾病包括胃酸過多、胰臟炎、消化性潰瘍、腹腔沾黏、脊柱側彎,而若出現體重突然大幅下滑,就是一大警訊,建議及早至醫院診斷,減少日後手術的可能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11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壓力大,經常熬夜、晚睡,作息、飲食不正常的後果,更反映在頭皮上,容易出油、敏感、冒白髮及掉髮4大問題。中醫師張文馨建議,洗髮時可以按摩頭皮,促進氣血經絡通暢,幫助改善頂上4大問題。經絡失調 影響頭皮狀況中醫觀點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中醫師張文馨指出,人體中多條與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綜合報導)美國每年約有540萬人確診為皮膚癌,而高致死率的黑色素瘤經常難以辦別;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設計一套演算法運用人工智慧進行皮膚癌診斷,準確度等同於皮膚專科醫師,成果已發表於《自然》期刊。75%皮膚癌患者 死於黑色素瘤皮膚癌是世界最為常見的癌症之一,其中致死率最高的黑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某天早上陳奶奶的兒子發現陳奶奶躺在床上叫不醒,緊急送急診,到院時已無心跳、呼吸,急救後恢復生命徵象,送往加護病房繼續治療。突如其來的狀況,讓全家人慌了手腳。看著陳奶奶身上插著各種陌生管路及儀器,讓家人也都跟著病情心情起伏,加上對於病情不了解、探病只有短短30分鐘,欲詢問病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在台北市獨立生活的蔡爺爺和蔡奶奶,因為蔡爺爺身體不適住院,然而出院之後,不僅擾亂了兩人的生活步調,也打亂住在桃園市兒子的日常。其實,台北市衛生局於106年2月起,推動精進出院準備銜接長期照顧無縫接軌服務,由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或醫院的出院準備小組,於病患出院前在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