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教育醫療建功 失智症發生率在某些國家下降

教育醫療建功 失智症發生率在某些國家下降

全球有 3,500 萬人罹患阿滋海默症,這種老年性失智症目前只能以藥物緩解病情,無法痊癒,對於許多正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而言,是一大隱憂。但最新的研究指出,在一些富裕國家如美國或歐洲,罹患此疾病的人口有下降的趨勢,研究人員將此歸因於整體教育與健康的改善。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研究人員分析荷蘭、瑞典、德國和英國的數據,發現近年來被診斷出罹患阿滋海默症的人數逐漸下滑,但在一些較落後貧窮的國家,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罹患老年性失智症的人口反而是上升。

研究人員發現在這些富裕的國家中,失智症的發生年齡提高,從 80 歲上升到 85 歲;以美國來說,現今 60 歲以上的人被診斷出失智症的風險與 30 年前相比下降 44%,研究還發現失智症發生率降低與吸菸、心臟病、中風下降有關,並與取得高中文憑人數上升有關。

在其他國家的研究中也發現同樣的趨勢,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German Center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分析全德國最大的公共醫療保險資料庫,發現在 2007~2009 年間,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罹患阿滋海默症的新病例數皆降低,這與中風發生率下降、高血壓與糖尿病獲得較好的治療有關,另外教育也扮演關鍵角色。

以上這項研究結果為失智症帶來一些希望,或許能透過改善醫療與教育來預防或是延遲發生時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135

相關推薦

大豆是蛋白質含量極其豐富而又十分廉價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尷尬,煮熟的大豆難以引起人們的食慾,並且會使腸胃脹氣。人們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後來,用鹽滷點制豆漿而發明了豆腐。豆腐的誕生徹底改變了大豆的命運。豆腐讓人體對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變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軟變通的個性給擅長烹飪的中國人留有極...

閱讀詳情 »

在台灣,大家對中醫總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印象。記得小時候,看中醫的唯一印象,是給大夫把脈看診後,看著「香香」的中藥(後來才知道是當歸香)被紙包成一包包,讓我覺得很好奇,因為這種需要用火熬煮才能食用的「藥」,與西藥完全不同,感覺多了點「生」氣,也像個食物。 長大後,電視播放0800的洗腦式中醫廣告,讓人...

閱讀詳情 »

慎醫藥 相信自己,瞭解中醫 身為一個中醫師, 我每天面對著許多因病痛前來求診的病人,每張求診的愁容背後,多少都掩蓋著內心對醫療的期待與惶恐。每位患者總是期待能遇到一位一次就解決自己身上病痛的 良醫,但也怕醫師能否對自己的病況瞭若指掌。萬一診斷數據不充分,是否會影響病情診斷與治療。...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報導】 身體如果出現發炎反應,不見得是壞事,這是一種身體自我保護反應機制,當身體受到損害、受傷,就會產生發炎反應,受傷區域血流會增加,以對抗感染,加速復原,這是急性發炎反應。但身體若出現慢性發炎反應,就 得提高警覺。心臟病、癌症、中風、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阿茲海默症等都與慢性發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