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病溝通從何問起? 7方法報你知

醫病溝通從何問起? 7方法報你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某天早上陳奶奶的兒子發現陳奶奶躺在床上叫不醒,緊急送急診,到院時已無心跳、呼吸,急救後恢復生命徵象,送往加護病房繼續治療。突如其來的狀況,讓全家人慌了手腳。看著陳奶奶身上插著各種陌生管路及儀器,讓家人也都跟著病情心情起伏,加上對於病情不了解、探病只有短短30分鐘,欲詢問病情卻不知從何問起。

醫護人員與家屬有效溝通7方法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加護病房護理師張書華表示,加護病房病人可能因數種病因造成病情不穩定,且家人多、意見不一,造成家人與醫療團隊間溝通出現問題。病患家屬與醫療團隊如何有效率的溝通病情,是重要課題。以下提供幾項方法,幫助醫護人員與家屬有效溝通:

1、醫護人員主動解說生理監視儀上顯示的生命徵象,讓家屬了解病人生命徵象是否穩定。

2、醫護人員主動告知病人檢查、檢驗及營養狀況及排泄方面是否正常。

3、除了口頭說明外,醫護人員提供相關衛教單張、影片,讓家屬了解重症治療。

4、若家屬眾多,可找出與病人關係緊密的一位家人做為「醫療決策者」,面對醫護人員時可將其他家屬的疑問統整,提出詢問與溝通。

5、醫療決策者須能和全部的家庭成員隨時溝通、告知病人的病情訊息。

6、當病人無表達能力,需進行手術或侵入性檢查、治療,甚至是未來是否急救,建議所有家屬事先討論,做出決定。

7、必要時與醫療團隊安排適當時間,討論病人的病情與治療方向。

談話、按摩、音樂 放鬆病人心情

會客時間可以和病人說說話,觸摸病人,使病人感到家屬的關心及關愛。在病況允許下,亦可幫病人做簡單運動如按摩肢體,擦護唇膏與乳液,也可播放病人喜歡的音樂或藉由信仰的宗教,減輕焦慮感、穩定病情,早日轉出加護病房。

張書華護理師表示,加護病房的探訪時間往往只有短短30分鐘至一小時,但病情瞬時萬變,運用上述方法可讓您與其他家屬進一步了解病情,且與醫療團隊有效溝通,達到雙贏。(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1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第2大常見癌症,攝護腺癌基金會指出,每9名男性中就有1人確診此病。由於早期的攝護腺癌幾乎沒有症狀,因此專家建議,男性應該進行PSA測試,以確定他們是否罹患攝護腺癌以及是否需要治療。 攝護腺癌基金會建議,具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男性,40歲以上就要接受篩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整理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放寬隔離檢疫標準,自5月16日起,在家中進行居家檢疫與隔離者,從原本1人1戶,放寬到1人1室。 依據指揮中心規定,「1人1室」是指在須隔離期間,隔離者可住在於同1戶家內,只要有獨立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即可;反之,「1人1戶則...

閱讀詳情 »

「我晚上睡覺有時候會呼吸突然停止然後驚醒,還有尤其是每天睡覺都會打呼,還很大聲,吵到老婆睡不好,請幫我檢查一下,看看是否一定要開刀或戴呼吸器,還是有什麼方式可以治好?」在門診中,患者時常會詢問是否一定要靠上述兩種方式才能解決睡眠呼吸中止症!   一說到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的方式除了動...

閱讀詳情 »

盡可能在幾年內延長他的記憶。無論你現在幾歲都不會太早或太遲,可以開始透過飲食預防老化可能伴隨的失智症,並讓自己的大腦每天都保持清新、敏銳和思考能力。   記憶備忘錄 麥得飲食是保持健康記憶最全方位的飲食計畫。吃綠色葉菜、莓果、堅果、橄欖油、全穀、魚類、豆類、家禽,再喝些紅酒吧。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