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銀髮族居家期間聰明健康吃 營養師:抗疫飲食守則「三好一巧」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根據衛福部Covid-19最新疫情資訊網頁公告之確認年齡占比百分比,顯示年齡60歲以上的長者佔了確診者三成多,且長者多半也伴隨許多慢性疾病,一旦確診須小心成為重症患者。也因此多呼籲長者在防疫期間盡量在家減少外出頻率。

新竹臺大分院鄭宇庭營養師分享銀髮族居家期間如何聰明健康吃,在防疫期間一同打好基本功,以下就搭配「三好一巧」簡單分享抗「疫」飲食四大守則:

1.優質蛋白,吃得夠:選擇新鮮豆、魚、蛋、肉類(如:豆腐、魚肉、雞蛋、瘦肉等),每餐一掌心,或於餐間補充1-2份高蛋白點心(如:豆漿、豆花、鮮奶等),充足的蛋白質,有助長者提升免疫力。

2.均衡飲食,吃得對:六大類食物不挑嘴,多選擇原型食物,主食可挑選全榖雜糧類(如:糙米飯、全麥饅頭、雜糧麵包等),增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攝取,並鼓勵多食用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如:黑木耳、胡蘿蔔、奇異果、葡萄等),除豐富的纖維外,多樣的植化素能有效調節免疫功能。

3.調整質地,吃得下:許多老人家有牙口不佳或吞嚥問題,藉由調整食物質地(如:切成小塊、燉煮軟化或攪打成細碎泥狀),讓食物有吃進去,營養吃得夠最重要。

4.豐富調味,吃得巧:在清淡少鹽的飲食原則下,選擇好的油脂來源(如:橄欖油、苦茶油、堅果類、深海魚等)及天然辛香料(如:蔥、薑、蒜等),增加食物風味,替換不同食材,讓每餐吃得豐富又美味。

除抗「疫」飲食四大守則外,鄭宇庭營養師呼籲長者別忘了居家生活,動起來,從基本伸展活動到簡單的散步,除活絡身體機能外,更能常保愉悅的心情,放鬆身心靈,緩解緊張的情緒,一同渡過艱難的疫情。

鄭宇庭營養師提醒,隨著7月27日至8月9日為期2星期的二級警戒,相關防疫措施仍須妥善好好執行,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並盡量減少外出以避免自己在不經意中成為病毒帶原者。

 

相關推薦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洪嘉均醫師 近期《菸害防制法》修正案議題討論熱烈,由媒體民調報告指出,超過7成民眾同意提高禁止吸菸或購菸年齡至20歲,支持禁止於特定場所(如半戶外開放空間之餐飲場所等)吸菸,表示多數民眾認同修正草案內容,希望減少菸品帶給人民的傷害,不過除了法規限制外,最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驚傳慘遭男友家暴,連行政院長蘇貞昌都譴責暴力「男人打女人更是豬狗不如!」,衛福部今(30)日上午也公布第二次台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調查報告,每5名婦女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曾經遭受親密伴侶暴力,且以冷暴力的「精神暴力」居冠,而警訊是「經濟暴力」、「性暴力...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65歲曾女士曾患有高血壓病史,在一次剛吃完飯後忽然覺得呼吸困難、喘不過氣、頭昏目眩,緊急送往醫院急診救治。在急診室裡聽診時有心雜音,透過胸腔X光發現病患有嚴重肺水腫,且血中氧氣濃度不足,生命徵象相當不穩定。經醫師初步治療後,立即將病患轉送到加護病房,並接受氣管內管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