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銀髮族居家期間聰明健康吃 營養師:抗疫飲食守則「三好一巧」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根據衛福部Covid-19最新疫情資訊網頁公告之確認年齡占比百分比,顯示年齡60歲以上的長者佔了確診者三成多,且長者多半也伴隨許多慢性疾病,一旦確診須小心成為重症患者。也因此多呼籲長者在防疫期間盡量在家減少外出頻率。

新竹臺大分院鄭宇庭營養師分享銀髮族居家期間如何聰明健康吃,在防疫期間一同打好基本功,以下就搭配「三好一巧」簡單分享抗「疫」飲食四大守則:

1.優質蛋白,吃得夠:選擇新鮮豆、魚、蛋、肉類(如:豆腐、魚肉、雞蛋、瘦肉等),每餐一掌心,或於餐間補充1-2份高蛋白點心(如:豆漿、豆花、鮮奶等),充足的蛋白質,有助長者提升免疫力。

2.均衡飲食,吃得對:六大類食物不挑嘴,多選擇原型食物,主食可挑選全榖雜糧類(如:糙米飯、全麥饅頭、雜糧麵包等),增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攝取,並鼓勵多食用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如:黑木耳、胡蘿蔔、奇異果、葡萄等),除豐富的纖維外,多樣的植化素能有效調節免疫功能。

3.調整質地,吃得下:許多老人家有牙口不佳或吞嚥問題,藉由調整食物質地(如:切成小塊、燉煮軟化或攪打成細碎泥狀),讓食物有吃進去,營養吃得夠最重要。

4.豐富調味,吃得巧:在清淡少鹽的飲食原則下,選擇好的油脂來源(如:橄欖油、苦茶油、堅果類、深海魚等)及天然辛香料(如:蔥、薑、蒜等),增加食物風味,替換不同食材,讓每餐吃得豐富又美味。

除抗「疫」飲食四大守則外,鄭宇庭營養師呼籲長者別忘了居家生活,動起來,從基本伸展活動到簡單的散步,除活絡身體機能外,更能常保愉悅的心情,放鬆身心靈,緩解緊張的情緒,一同渡過艱難的疫情。

鄭宇庭營養師提醒,隨著7月27日至8月9日為期2星期的二級警戒,相關防疫措施仍須妥善好好執行,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並盡量減少外出以避免自己在不經意中成為病毒帶原者。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更年期症狀好難受!58歲的洪太太,停經2年後,開始出現更年期現象,不但有典型的潮熱、盜汗等症狀,還伴隨有嚴重的陰道乾澀,讓她總坐立難安、苦惱不已,醫師開的塞劑、潤滑液總是效果短暫,頻頻進出婦產科也備感不便,最後尋求中醫調理改善不適,利用「滋陰潤燥」方式,擺脫私密處乾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般人怕到牙醫診所看牙,在台灣,卻有一群人是牙痛到想看牙也難出家門一步!腦性麻痺患者小兵(化名)長久以來無法自行清潔口腔,一口牙難以保持健康,每次牙痛哭鬧都讓家人身心俱疲,偏偏外出一趟就醫車資昂貴,多虧有健保居家牙醫服務,牙醫師到宅治療,克服沒有診療椅的挑戰,甚至跪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由證交所、櫃買中心及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舉辦的第七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揭曉,台灣東洋藥品續五年名列上櫃公司前5%,同時亦入選市值100億元以上之非金融電子業上市櫃公司前10%,同時連續兩年拿下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企業永續成果受到肯定。 台灣東洋藥品董事長林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腰圍變粗、肚子變大,可能不是單純變胖!一名39歲女子,最近發現肚子整整胖了一圈,腰圍也明顯變粗,褲子變得有點緊,以為是發福的她,加緊運動鍛鍊身體,但再怎麼訓練,肚子肉依舊消不了,且食慾還下降,沒吃什麼就感覺飽了,腹部常常脹氣,直到接受健康檢查,才赫然發現卵巢有顆7.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