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銀髮族易罹患孤獨症候群 學習經營「4老」要趁早

銀髮族易罹患孤獨症候群 學習經營「4老」要趁早

【NOW健康 林芊聿/新北報導】75歲楊奶奶(化名)半年前丈夫去世後,她從南部鄉下北上,與兒子1家3口住在同棟不同樓層的社區大樓,平日因兒子夫妻工作忙碌,幫忙照顧1歲大的孫子,天天煮好晚餐,等他們下班一起吃飯。

 

原本期待晚餐天倫之樂,但兒子跟媳婦常以「吃過了」婉拒她的邀約,接了孫子就走,等到假日,她想跟兒子媳婦講講話,但兒子1家3口總是一大早就外出,她與左右鄰居不熟悉,常獨自1人在家。1個月前,楊奶奶開始出現心悸、喘不過氣來的症狀,至心臟科就診檢查卻找不出原因,到後來更出現失眠、食慾不振,還不時對人抱怨「自己只是被利用」、「都沒人要理我」等負面話語,原本溫和的脾氣也變得暴躁。

 

兒子陪同至精神科診所求助,確診為「銀髮族孤獨症候群」。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每7個人當中就有1人超過65歲,其中3成為獨居或老夫妻同住的銀髮族。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提醒,子女門應該多關心老人家,不要讓長輩處於憂鬱情緒中。

 

楊聰財說明,銀髮族孤獨症候群症狀為憂鬱、焦慮、憤怒或睡眠障礙,嚴重者還會出現自傷、傷人行為。臨床研究顯示,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下,大腦分泌過多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抑制免疫系統作用,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失智症的機率。

 

治療銀髮族孤獨症候群先以藥物改善憂鬱、失眠等症狀,再透過負面情緒障礙指數評估,找出導致孤獨的成因,透過認知行為治療,舒緩負面情緒,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楊聰財提醒,退休銀髮族應該要有生活目標,培養興趣,參與社區活動、社區大學課程,結交新朋友,讓生活更豐富有趣。此外,年輕時應好好經營「4老」,老友、老伴、老狗與老本,增進正向互動關係。

 

銀髮族身心健康已成全球關注重點,楊聰財建議,為人子女者應多多關懷家中長輩,即便沒有住在一起,也要常打電話,或透過視訊聊天問候,隨時留意長輩的身心變化,如有異常,出現情緒低落、拒絕外出或找不出病因等症狀,且持續2至4周,就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最近市場上有稱為「Zero」的可樂喲!強調卡路里是零。所謂零卡路里,是不是真的沒有卡路里? 答案是其實這類飲料還是可能有卡路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訂定的標準,每100毫升未滿5大卡,即可標示為「kcal 0」或no kcal;每100毫升的卡路里低於20大卡,可標示為「kcal off」或低卡路里。...

閱讀詳情 »

常搓揉可防衰老: 1、搓腹部,促進消化防止便秘; 2、搓額頭,清醒大腦延緩皺紋; 3、搓足底,提高免疫抗病力; 4、手掌背對搓,促進全身興奮; 5、食指搓鼻樑兩側,防止感冒和鼻炎; 6、手掌搓耳,增強聽力,促進健康; 7、搓兩肋間胸腺,安撫心臟; 8、手掌搓腰部,補腎壯陽。...

閱讀詳情 »

【麻將導致八種疾病】 1.腦溢血,因始終處於情緒變化之中。 2.痔瘡,久坐容易導致肛門靜脈叢血液回流阻礙。 3.胃病,不捨下桌飲食失節。 4.神經衰弱,精神緊張。 5.頭暈失眠,擾亂作息規律。 6.傳染病,室內空間小,易傳染。 7.糞病中毒,久忍導致直腸吸收糞病中的有毒物質。 8.腰肌勞損,久坐僵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