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鋼琴師右手三條肌腱斷裂 靠肌腱移植重拾琴藝

鋼琴師右手三條肌腱斷裂 靠肌腱移植重拾琴藝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31歲的鋼琴老師許小姐,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史,因工作繁忙無法定期回診,加上密集的鋼琴教學,手腕開始發炎疼痛,某天居然連中指、無名指、小指都沒辦法伸直抬起、無法正常彈琴。進而到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復健科、骨科團隊檢查,發現其右手三條肌腱斷裂,空隙長達六公分,經醫師判定無法直接修補,經由以大體老師捐贈之肌腱韌帶,做多條肌腱移植手術,重建回縮的肌腱;目前許小姐得以重返鋼琴教學工作。

手部頻繁使用易受傷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使關節變形

收治許小姐的台北慈濟醫院骨科周博智醫師表示,一些手部頻繁使用的工作者,如鋼琴家或老師,為能彈奏出優美旋律,必須透過肌肉、肌腱與關節活動協調來完成。而肌腱是由膠原蛋白、彈性纖維等組成,其外有滑液囊鞘包覆,會分泌潤滑液,但許多手部重複性的動作,容易讓肌腱因反覆性張力而受傷,使得腱鞘腫脹、活動受限,甚至局部鈣化;手指關節會有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活動變得卡卡的、不靈活、僵硬無法活動,若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會更加重筋骨發炎變形的狀況。

肌腱韌帶移植 助免去自身傷口及術後不適

周博智醫師指出,肌腱受損或急性斷裂,大多可以手術縫合,加上石膏保護約四到六週,再進行功能復健,術後約三個月多可恢復相當功能。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殘餘肌腱往往會因反復發炎而脆化,加上肌肉回縮的影響,一旦受損斷裂,通常難以直接縫合修補,所以一般傳統是另取自身的腳趾頭或其他較不重要部位的肌腱來重建手指肌腱;而為避免傳統需要另取自身足部肌腱的手術傷口,並減少術後行走的不適,有許多案例是在徵詢病人同意後,以大體老師捐贈的肌腱韌帶來重建,不但沒有排斥問題,恢復效果相當好。

避免關節、肌腱併發症 定期追蹤+規律用藥是關鍵

周博智醫師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患,除了避免反覆用力外,更要定期追蹤、規律用藥,減少關節或肌腱的併發症;平常要規律做柔軟操,工作運動前後也要熱身足夠,若疼痛加劇要盡早充分休息,切勿逞強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寒冷會使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血液濃度上升,進而增加中風及心肌梗塞等病況。為能防範心血管疾病,不少民眾會吃魚油;不過,專家提醒,魚油一天攝取量不要超過500毫克。 魚油含有豐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對於容易突發心血管疾病的三高高危險族群,往往會選擇護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健保署公布今年藥價調整結果,共調升148項、調降7392項,包括常見用藥如脈優、易安穩、貝樂克、恩博、復邁、賀癌平等,平均調幅約為2.1%,調降藥費金額為31.8億元,調整後支付價格將自4月生效。 藥價調整民眾受惠 健保署102年起試辦「藥費支出目標制」方式辦理藥價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喜愛跑馬拉松嗎?可得要小心足底筋膜炎易上身!足底筋膜炎病人往往在早晨剛起床要下床時,腳踩在地上就會突然覺得腳跟底下有劇痛,甚至會痛到無法行走,但多走幾分鐘後,疼痛會減輕;然而,到了下午或是站太久,活動太多時,腳底又會出現疼痛。 跑步應量力而為要有適當休息 北醫傳統醫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經常駐足夜店的年輕人,可得要小心耳鳴以及失聰危機!耳鼻科醫師發現,年輕人常在大量噪音環境下,耳朵受到音波的刺激,極易出現耳鳴,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有聽力喪失的危險,不得不慎! 聽神經退化為大宗 耳朵經常嗡嗡叫總是讓人不舒服,甚至有人會有腦鳴現象,更是擾人。台北市聯合醫院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