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長命未必好命!台人晚年平均8.4年臥床或病纏身 護腦得從50歲起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命並不一定好命!董氏基金會今(1)日引用國內統計數字指出,國內平均壽命雖達80.7歲,但健康餘命只有72.3歲,晚年平均有8.4年深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因此不只要長壽,更要延長健康餘命及提高生活品質,而人一過50歲後,不只體力逐漸流失,包括「大腦」也會隨著年紀逐漸萎縮、變小,得靠「吃、動、睡」幫助大腦凍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表示,大腦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變小,根據研究,50歲過後,大約以每年0.2到0.3%的速率萎縮;60到91歲會加速至0.5%,腦容量較小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包括知覺動作、注意力、學習與記憶、反應等。

腦部持續萎縮、嚴重退化的話,劉建良警告,有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症的風險,甚至會惡化成為失智症。而過去亦有許多研究顯示,腦容量較大其認知能力也較佳,腦部也較健康。

大腦早衰,可以怪罪於飲食、生活型態、睡眠品質不佳。多項研究已經指出,飲食型態較佳、有運動的銀髮族,其腦容量較大、認知能力較佳;而體型肥胖(BMI≧30)、腹部脂肪較多者,其腦容量較小、罹患失智症機率較高;睡眠品質不佳(少於5小時或>10小時)也較易有較差的認知功能及憂鬱的風險。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許惠玉表示,不佳的飲食品質會促進氧化壓力並導致發炎,降低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而影響到腦神經元的正常功能,進而使大腦不健康,認知功能也較差。這些不佳的飲食包括:含糖飲料、油炸、加工紅肉、精製穀物、甜食等高糖、高脂肪、高升糖指數的食物。

許惠玉強調,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良好飲食可以延緩大腦老化,而大腦健康是由整體飲食內容而影響,並非單一種食物或單一營養素,因此,營養素來源應要來自於食物而非膠囊、錠狀等補充劑,建議每日在六大類食物中,應至少攝取15種食物(不含零食、糖果、飲料)。

劉建良說,在日常生活增加活動、運動量,除了可以預防肥胖、衰弱症和肌少症,對於腦部健康也有益處。根據2019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期刊JAMA》的研究,每天輕度的身體活動(如走路、做家事)就能延緩大腦退化;而每天運動1小時,持之以恆就能提高認知功能,特別是注意力、處理速度和執行力;多篇研究亦建議,最佳的睡眠時間為每晚7到8小時,且睡得好的人較健康、體位較正常,認知功能也較佳。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重度運動者天熱「心」危機! 警察練馬拉松竟倒地沒呼吸心跳

啥咪!吃深綠色蔬菜傷腎? 一次搞懂高血鉀、腎結石風險到底藏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炎炎夏日總是讓人想去海邊清涼一下,五顏六色的小可愛和比基尼更是一幅繽紛的夏日風景。但對胸部小的女性而言卻是尷尬的開始。許多胸部條件較不理想的女性,總是苦於自己平坦的胸部撐不起許多性感可愛的低胸夏裝。雖然許多人也曾考慮過醫美豐胸手術,卻總是有著擔心留疤、胸型不自然的疑慮。 整形外科...

閱讀詳情 »

文:洪寶山 現今社會人人都忙,尤其是上班族,三餐在外,再加上飲食習慣、工作壓力和缺乏運動,腸道蠕動自然會退化,不少人都有腸胃方面的疾病。 許多保健專家都建議大家吃飯應細嚼慢嚥,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因為維生素C是乳酸菌的食物之一,有助於增加好菌生長並預防便祕,平時更應適量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能幫...

閱讀詳情 »

許多人失眠的原因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睡前胡思亂想反而就睡不著了!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常有失眠患者遇到類似的狀況,睡前因為想了一些事情,甚至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然後躺在床上就開始止不住大腦的思緒而失眠了。在臨床上,除了各式的放鬆訓練方式外,有時候心理師也會請失眠者試著用「煩惱記事本」的方式...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女性朋友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每當身上有扭傷、拉傷、撞傷的傷口,只要恰逢生理期或是感冒,患部就會感到特別痠痛。長輩們會說,這是因為此人體較虛弱,間接導致傷口處,呈現出更不舒服的狀態,真相為何呢?這次,就先從中醫的觀點來探討吧!   前列腺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