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時間聲音沙啞小心癌症上身! 「警覺症狀」快就醫

長時間聲音沙啞小心癌症上身! 「警覺症狀」快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黃老師從三個月前開始有聲音沙啞的問題,原以為是授課關係導致,也就不以為意。但經過休息一段時間後症狀毫無改善,於是到醫院求診。經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其右邊聲帶有潰瘍性腫塊,經切片證實為早期喉癌;因為發現得早,接受喉部雷射手術治療,不僅免除放射治療的不適,也省下每日跑醫院治療的舟車勞頓。

聲音沙啞原因多 急性喉炎最常見

嘉義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張淯淞醫師表示,聲音沙啞是臨床上一個相當常見的症狀,背後的原因包羅萬象。最常見的是急性喉炎,患者只要適當的休息及飲水,症狀大多會自己痊癒,其他造成聲音沙啞的原因還包括功能性發聲異常、慢性喉炎、良性聲帶病灶、聲帶麻痺,以及最多人擔心的惡性腫瘤等。

聲帶麻痺 需藉由影像揪出病灶

張淯淞醫師說明,耳鼻喉科醫師在詳問病史及理學檢查後,會進行喉內視鏡檢查。大部分良性疾病根據診斷可安排藥物、語言治療、顯微手術等方式處理。若是聲帶麻痺的患者,則需進一步的影像檢查來找出背後原因,像是食道癌、甲狀腺癌等。

除了針對病因處理之外,也會視患者的症狀安排適當的聲帶手術。原發的聲帶惡性腫瘤需要完整的分期檢查,依照期別,早期可選擇雷射或放射治療,晚期則需考慮放化療或全喉切除手術。

持續性聲音異常 應盡早就醫避免惡化

聲音是我們與他人溝通的橋梁,也是許多人賴以為生的工具,張淯淞醫師提醒,切莫輕忽聲音沙啞的警訊,當持續性聲音異常或者是逐漸惡化時,患者應該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避免演變成大問題。

【延伸閱讀】

Delta變種病毒肆虐 菲律賓病例持續攀升

居家上班身心症大爆發 醫師教四招紓壓技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北市今日(7)確診數82例,新北市政府今天召開防疫應變會議會後線上記者會,邀請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教授講解疫情趨勢,他提到,最近七天新北市在確診人數的平穩曲線來看,包括「熱區防疫中心」在內的強化三級警戒作為,確實達到了控制疫情穩定的效果。若能力守每日控制在200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7)日中心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病例新增211例,分別為106例男性與10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個案分布新北市82例、台北市60例、苗栗縣45例等,3個熱區縣市都有下降趨勢,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不排除周末篩檢數量少,讓新確診人數下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在台灣持續延燒,目前已造成20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年長者,研究證實,糖尿病和高血糖是造成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醫師建議,在疫情期間,糖友應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更重要的是,要好好控制血糖,盡量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標準值。 根據美國C...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5月舉行的美國心臟病學會上發表的1項研究顯示,與睡眠時間較少的人相比,每晚睡 6 到 7 小時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較低。 位於美國底特律亨利‧福特醫院的 Kartik Gupta 博士及其同事藉由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2005年至 2010年)的數據,評估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