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控糖4妙招! 防疫期間做好健康管理遠離染疫風險

糖友控糖4妙招! 防疫期間做好健康管理遠離染疫風險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在台灣持續延燒,目前已造成20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年長者,研究證實,糖尿病和高血糖是造成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醫師建議,在疫情期間,糖友應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更重要的是,要好好控制血糖,盡量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標準值。


根據美國CDC的1項報告指出,糖尿病患者若確診新冠肺炎,進展成重症或死亡案例的機率,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高出2至3倍。原因在於糖友血糖異常,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容易發生免疫力失調與凝血功能異常、血栓,進而導致器官受損。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公布「新冠病毒(COVID-19)與糖尿病照護管理」報告,強調糖尿病與新冠病毒發病率和死亡率互相影響,並有加乘的協同作用,糖友染疫之後,可能讓糖尿病表現更為嚴重,包括,酮酸中毒(DKA)和高滲性高血糖狀態(HHS),還可能產生嚴重的胰島素抵抗。


臨床顯示,糖尿病人染疫後,初期幾乎有典型的發燒症狀,因為糖友免疫功能較差,免疫細胞難以對抗入侵的病毒,只好束手就擒,兩軍幾無作戰,因此,身體不會出現發燒狀態,但疾病進展速度恐超乎預期,急速惡化。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呼籲糖尿病患者,疫情期間應維持正常作息,注意自身血糖數值及定期服藥,不可擅自停藥,做好個人疾病控制,確實控糖。並提出糖友防疫4妙招如下:


1.定期量血糖:建議病友居家監測血糖,紀錄相關數值。


2.按時用藥: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減少出入醫院次數,降低感染風險。


3.良好生活習慣:維持均衡飲食,多喝水,減少外出。


4.定期回診追蹤:優先選擇社區診所照護。


黃世傑表示,在3級警戒期間,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病人,可就近至醫療院所利用「視訊診療門診」,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此外,複診病人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亦可採電話問診,以減少慢性病人暴露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什麼情況下需要剖腹產? 醫師:母子均安比看時辰重要
▸本土疫情狂燒!接種疫苗成焦點 孕婦與胎兒如何自保?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吃藥時,一定得吃些胃藥預防嗎?許多民眾擔心西藥傷胃,在看診時通常會要求醫師開立胃藥預防胃痛,事實上,胃藥吃多了也會產生副作用,不但不能緩解腸胃不適,反而因此延誤病情。南投一名中年男子連續服用了胃藥2個月,發現胸部服藥後越來越大,整整升級了2個罩杯,醫師發現民眾連續服用的是C...

閱讀詳情 »

今天是日本KISS節,許多人可能會好奇「523」這個日子跟「KISS」到底有什麼關聯呢?其實並沒有什麼太深奧的道理在裡面,很單純的只是因為日本第一部出現吻戲的電影《はたちの青春》(二十歲的青春)是在1946年5月23日上映,所以5月23日才變成了日本人的「KISS節」囉!   大家或許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氣候不穩定,一天出大太陽,隔天又下大雨,氣溫也是有如洗三溫暖般,忽冷忽熱的天氣,致使很多人都感冒了,甚至有不少人染上A型流行性感冒;醫師提醒,流感相較於一般類流感,會有較多併發症,若是感冒了,最好還是要積極就醫診治,若是感染到流感,也可以及時使用克流感來治療。A流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秀場天王豬哥亮因大腸癌拖至末期病逝,其實他若能及早接受治療,不會這麼快就離世!臨床上,有一名七十歲王奶奶,四年前因血便及腹痛就醫,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手術後不到一年復發,且已轉移至肺臟及肝臟。求生意志堅定的她,之後接受了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目前已延命二年。由於不用住院打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