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長期使用抗生素 大腸竟發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長期使用抗生素 大腸竟發炎

一名37歲的男子,過去曾因壞死性胰臟炎,接受過腹腔內膿瘍引流術及長期抗生素治療。這次糖尿病控制不佳住院,住院期間因菌血症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14天,期間發生嚴重的持續性腹瀉,大腸鏡發現偽膜性大腸炎。給予口服抗生素後並無明顯改善,給予後線的口服抗生素1星期後腹瀉才獲得緩解。

使用抗生素 桿菌繁殖於大腸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陳冠至說明,偽膜性大腸炎主要由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所造成,它是一種會形成孢子的厭氧性桿菌,能存在於較惡劣的環境。困難梭狀桿菌經由糞口傳染,在正常人體腸道菌叢內不會引發疾病。使用抗生素,改變正常大腸菌叢,使得困難梭狀桿菌有機會大量複製且分泌毒素,造成大腸發炎。

表現從無症狀、輕微無併發症的腹瀉,到嚴重的腹瀉、偽膜性大腸炎、毒性巨結腸症等,病情惡化甚至會引發敗血症。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在歐美及國內的醫療院所的盛行率都正在上升,使用抗生素、住在醫療照護體系及年紀大於65 歲以上老人是好發族群。

用肥皂洗手、次氯酸鈉消毒 減少感染

陳冠至醫師表示,如受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建議停用目前使用的抗生素,再依照疾病嚴重程度使用藥物。此病復發率約20%,針對多次復發及無法口服的病患,可以選擇新型抗生素Fidaxomicin。另外也可考慮將「經過檢驗合格健康者的糞便」移植到病患的大腸,恢復腸內正常菌叢。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可用10%次氯酸鈉有效清除,病人、家屬或醫護人員採用氯己定或肥皂洗手,避免院內傳播。此外,避免不需要的抗生素濫用,及針對感染病患進行接觸隔離措施,可減少醫院內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發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病友為了控制血糖,必須吃藥打針,也造成生活及心理上很大的負擔。 近日網路上流傳一個偏方─煮飯時添加茶葉水,就能降血糖。 但營養師擔心可能造成鉀離子過高,也增加腎臟負擔。 有什麼方式能幫助血糖控制得更好?低氘水可以!   【低氘水,控制血糖好幫手】 Somlyai...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我爸爸都吃很少,會不會有肌少症?」、「我連瓶蓋都打不開,是不是老了都會這樣!」台南市立醫院營養課課長張麗娟營養師表示,營養不夠、不愛運動或是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都是肌少症高危險群,肌少症會伴隨失能,造成生活無法自理、增加死亡風險。 三餐平均分配補充蛋白質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34歲越籍男子來台工作已經3年,是3個孩子的爸爸,平常在工廠擔任作業員。雙手麻痛逾3個月找不出原因,工作效率不佳、越來越容易累,甚至晚上還會痛麻到驚醒。最後經核磁共振檢查出高位頸椎第1、2節間3公分腫瘤壓迫,有癱瘓危險。經過神經外科診治,順利移除腫瘤,目前已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