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暴露空污罹癌風險高 該如何防護醫師這樣說

長期暴露空污罹癌風險高 該如何防護醫師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不僅可能對呼吸道造成影響,其中PM2.5更可能危害到全身重要器官;高醫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家閔解釋,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可區分為10μm以下的PM10與2.5μm以下PM2.5,一般鼻腔粘膜與纖毛可阻隔10μm以上的懸浮微粒,但若為5至10μm大小的懸浮微粒就能輕易侵入呼吸道,1-5μm大小的懸浮微粒則可侵入至肺泡,顯示PM2.5對身體造成的威脅性。

PM 2.5多人為造成 長期暴露恐影響呼吸道

雖目前國內對於PM2.5的年平均值標準定為15μg/m3,但WHO認定小於10μg/m3才能有效降低對人體造成影響;陳家閔醫師表示,包括灰塵、火山、海浪等都可能產生PM 2.5,但國內PM 2.5的主要來源則是來自工廠、交通、焚香等等人為因素,一旦長期暴露下,不僅會引發胸悶、胸痛、喘鳴等呼吸道症狀,若有心血管疾病者,則可能提高誘發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風險。

掌握自我防護撇步 降低罹病機率

此外,包括孕婦長時間暴露也會提高流產風險,甚至導致胎兒生長遲緩、早產等問題

對於兒童而言,也可能造成肺功能下降等影響;陳家閔醫師進一步指出,過去研究顯示,長時間暴露會增加肺癌與肝癌風險,因此唯有平時做好自我防護,才能降低罹病風險,除了出門應配戴口罩,包括出門時注意空氣品質狀況,且盡量避免交通尖峰時刻出門,在室內盡可能關閉門窗,並減少焚香、燒烤等行為。

減少空污問題 大眾應共同響應

民眾也可以利用空氣清淨機幫助室內保持良好空氣環境;陳家閔醫師呼籲,除了靠政府努力推廣改善空污方案,想減少PM2.5的排放仍得靠每個人共同響應,像是盡量坐大眾交通工具、避免隨意焚燒垃圾等方式,多一點身體力行,就能減少空污危害我們的健康。

【延伸閱讀】

計算安全期、體外射精不可靠  事後避孕還有這招

尿液紅通通! 老翁竟確診晚期膀胱癌

怕打針!暈針不敢打疫苗怎麼辦? 醫提3招降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現在,健身已經成為一種潮流,為了強身健體,許多男人走進了健身房。需要注意的是,在鍛煉時還需掌握一定的小知識。   大汗淋漓,小心脫水     男人比女人更需要水分,對男人來說,肌肉中所需的水分比脂肪中高3倍多,而在男人的身體中,肌肉佔40%左右,在普通女性身體中,肌肉...

閱讀詳情 »

腰部肌肉一直是比較難練的,但這裡必須要練好才行,現介紹幾種最基本的方法,如:仰臥起腿,仰臥抬腿捲縮上體,懸槓屈膝縮腿,坐式縮腿,並附上圖片,供大家學習參考。 起始姿勢 仰臥平墊上或頭朝上仰臥斜板上。兩手握住頭後方的固定物件,全身伸直。 動作過程 收縮腹肌,將保持伸直的兩腿向上彎起,直到可能的最大程...

閱讀詳情 »

熱身最主要達到的效果:1、促進血液循環。2、增加細胞供氧。3、提升心肺神經關節等功能。    一般對熱身 錯誤 的觀念或做法: 1、只拉筋沒熱身。2、以溫度決定是否熱身。3、沒有足夠的時間。4、沒有正確的步驟。5、塗抹剌激皮膚表面之商品反而讓肌肉血液量降低。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