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腹痛、胃口差? 當心骨髓纖維化了

長期腹痛 胃口差? 當心骨髓纖維化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隨著年紀增長,你是否也開始覺得身體越來變差?不但腹痛、食慾不振、皮膚搔癢、骨骼疼痛、夜間盜汗,甚至有貧血的狀況出現,當心可能是罹患罕見的「骨髓纖維化」(MF)了!

骨髓纖維化為罕見造血系統疾病

馬偕紀念醫院內科部血液暨腫瘤科主任林建鴻表示,骨髓纖維化是一種罕見的造血系統疾病,當骨髓過度增生後,或是因為其他疾病產生纖維化,而造成骨髓整體造血功能下降。其致病原因不明,好發年齡為50-80歲,男女性的病發機率相等;因初期病症不明顯而常被忽略,需及早到院做檢查,及時治療。

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 脾臟腫大最典型

林建鴻主任說明,脾臟腫大是骨髓纖維化最典型的症狀,正常成人脾臟約為一個拳頭大小,並且被包圍在肋骨內,所以平常並沒辦法摸到這個器官,但當骨髓造血細胞產生基因突變,導致骨髓不斷製造白血球及血小板,並引發骨髓內持續發炎,使得骨髓逐漸纖維化,將造血功能轉移至脾臟;而脾臟接手造血功能之後,會使脾臟不斷擴大,進而壓迫到其他器官。

林建鴻主任提醒,若出現疲勞、易有飽足感、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夜間盜汗、搔癢、骨頭疼痛、發燒,以及過去6個月非刻意的體重減輕等,皆是骨髓纖維化常見的十大症狀。但因多數患者會將其症狀誤認為是身體老化所引起,進而導致延誤治療;因此若當症狀長期未改善時,應儘早到血液科進行詳細檢查,別因輕忽症狀,而錯過治療的時間。

骨髓纖維化衛教巡迴策展 盼民眾提高警覺

林建鴻主任強調,骨髓纖維化的治療方法相當多元,目前有藥物治療、放射治療、支持性療法或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方式,成效因人而異。而為提升民眾對骨髓纖維化的認識,台灣髓緣之友協會與馬偕紀念醫院攜手合作舉辦「別把一切正常化 小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巡迴衛教展,將十大症狀繪製成可愛插圖,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加深民眾對症狀的印象;此外,更透過科技互動裝置藝術,以超音波偵測感應裝置,民眾只要站在裝置前即可觀看骨髓纖維化疾病資訊,期望讓民眾加深了解骨髓纖維化的相關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天氣冷吱吱,最近除了流感之外,嬰幼兒腮腺炎的病例也有增加的現象,腮腺炎可區分為兩種,一種為病毒型,一種為細菌型;家長要特別注意細菌型腮腺炎,一旦感染,極易反覆發作。 腮腺炎分病毒型與細菌型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國森表示,病毒型腮腺炎就是俗稱的豬頭皮,耳朵兩旁的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一項調查發現,在「極淨之地」所抽取的水源檢驗結果中,竟然出現有害化學物質PFCs(全氟化合物),可見化學物質正無形地污染美麗的自然環境,甚至也傷害到自身的健康。農曆春節將近,家家戶戶開始除舊佈新,準備迎接來年;然而,在打掃清潔時,你有注意到所選用的清潔用品是否符合...

閱讀詳情 »

我們的健康,取決於各個系統(組織和器官)的工作質量。 而我們的壽命呢?則取決於各個系統的使用壽命,而它們的使用壽命則取決於它們的衰老速度!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矮的那個木板之長短。而一個人的壽命,則取決於最早報廢的那個系統。一個肝癌患者40多歲就死了,是因為他的肝髒報廢了,盡管其它系統還好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0歲女性,右手大拇指突然長出黑痣,自覺有礙觀瞻,用指甲彩繪覆蓋;不料,數月後想重新彩繪,卻發現黑痣變大,嚇得到醫院檢查,發現竟是黑色素癌,為了保命,醫師建議切除整根手指。 黑痣竟是黑色素癌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其實類似個案不少,最新一期刺胳針期刊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