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第二型糖尿病易併發心血管疾病 治療指南助降死亡率

第二型糖尿病易併發心血管疾病 治療指南助降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

第二型糖尿病是台灣十大死因之第五位,全台更有超過200萬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醫師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等大血管病變,以及心臟衰竭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此外,這些患者也具有較高的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慢性腎病變等小血管病變風險,不得不慎。

二型糖尿病患應控制血壓及膽固醇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教授表示,過去在治療糖尿病上,主要是控制血壓和膽固醇等慢性併發症,以達有效減少大血管病變,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及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而血糖的控制則可以減少小血管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及末期腎臟病。

兩類降糖藥物  將可減少大血管病變、降低死亡率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林時逸教授及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洪乙仁教授共同表示,最近十年內,三大類之新型降血糖藥物,包括皮下注射的GLP-1促進劑,及更方便的口服型的DPP4抑制劑與SGLT-2之抑制劑,相繼有九個大型跨國性臨床試驗發表,尤其最近GLP-1促進劑及SGLT-2抑制劑相繼有陽性結果,也就是使用這些藥物將可減少大血管病變、心臟衰竭,甚至死亡率。因此,未來的血糖調控,將由單純的降低血糖,提升到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

五大類心血管疾病患者福音!  治療指南助延壽

基於這些重要的臨床試驗結果及其他24篇本土研究報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共同完成了世界第一部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指南,此治療指南主要撰寫人臺北榮總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教授表示說明,此治療指南針對高血壓、冠心症、慢性腎臟病、腦中風、心衰竭患者等,五大類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血糖治療目標及用藥的指引,讓糖尿病患者的大小血管併發症大幅減少,進而降低死亡率,延長壽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只要你活得夠老,就一定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根據統計,八十歲以上男性,幾乎百分之百都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泌尿科醫師指出,攝護腺肥大嚴重時,恐傷及腎臟,得要終生洗腎,不得不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石宏文表示,一般年輕男性的攝護腺體積小於二十五公克,年紀越大,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由於風速微弱導致擴散條件不良的影響,環保署提出警告,台灣西部地區空氣污染物持續累積,空氣中懸浮微粒及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過敏體質族群應避免長時間戶外劇烈活動。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觀測及預報資料均顯示,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和高屏等部分地區,最近一兩天的空氣品質都達不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也正說明了,口腔保健的重要。但是,在牙科門診中,卻有很多人是因為口腔衛生沒做好,以致發生牙齦腫大、流血,疼痛不止去求醫。牙醫師提醒,牙齦腫大、流血,多因為口腔清潔的衛生習慣不好,若沒有導正,就會導致牙周病,嚴重時恐發生整排牙掉落的危險,而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70歲老翁,腎疾開刀後出現近心端深部靜脈栓塞,血栓漫延至下腔靜脈,下肢腫脹、肢體顏色發酣,稱為藍腳急症;若不立刻有效治療,約一半機會有生命危險。但患者不久前經歷大手術,仍在復原中,若使用高劑量血栓溶解劑治療,可能造成出血併發症,反而病況加劇。經醫師建議以「物理性血栓抽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