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腹脹、胃口變差 小心骨髓增生性疾病!

長期腹脹 胃口變差 小心骨髓增生性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七十歲的王先生,日前常常感到疲倦、貧血、胃口不好,注意力與記憶力越來越差,渾身感到不對勁,但究竟哪裡怪,王先生就是說不上來。直到不適感越來越嚴重,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血液中的白血球、血小板數值偏高,脾臟竟然是一般人的五倍大。

「一驗之下,他體內白血球數超過兩萬/uL,血小板數超過四十五萬/uL,血紅素濃度卻低於八g/dl。」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銘崇表示,經由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王先生罹患「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是骨髓增生性疾病 必須健康檢查才會發現

王銘崇醫師指出,「骨髓纖維化」是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指血中幹細胞變異,使骨髓製造過多白血球、紅血球或血小板,造成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骨髓纖維化等病症,因為病程進展緩慢,確診前常有一段無症狀期,患者容易誤認為是其他疾病,確診困難。

目前「骨髓纖維化」致病原因仍不明,王銘崇醫師說,多是後天骨髓造血細胞產生基因突變導致連鎖反應,多數二十歲以上便發病,但臨床上都是待四、五十歲症狀明確才確診,「這一類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前期幾乎不會有症狀,必須要經由健康檢查才會發現。」且由於骨髓不斷製造白血球及血小板,骨髓瘋狂製造血球導致「過熱」,有三成罹患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骨髓會逐漸纖維化,脾臟或肝臟便代為造血,以致臟器腫大進而壓迫胃,造成腹脹。患者常因此感到疲勞、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骨頭疼痛、發燒,也容易因胃口差而體重減輕。

五成機率恐演變成血癌 需要定期追蹤

王銘崇醫師指出,骨髓纖維化患者有高達五成機率可能演變成血癌。所幸,王先生經半年口服藥物治療後,血小板數已恢復至正常值,白血球數降到一萬/uL,血紅素濃度回增至九g/dl,腫大的脾臟則縮小五成,體重也在三個月內增加了四公斤。此外,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追蹤,才能有效控制,除了定期回診外,患者可以透過「自我檢測量表」,以評分的方式填寫症狀影響生活的程度。

王銘崇醫師提醒,若長期有疲勞、吃東西時很快就飽了(易飽足感)、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相較於接受診斷之前)、夜間盜汗、搔癢、骨頭疼痛(廣泛性的,非指單純關節疼痛或關節炎)、發燒(體溫超過攝氏37.8度)以及過去6個月非刻意的體重減輕等,「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得小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症狀。」

為讓更多民眾瞭解骨髓增生性疾病,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及高雄榮民總醫院將於九月九日舉辦衛教講座,期盼傳遞更多骨髓增生性疾病資訊,讓民眾能夠了解骨髓增生性疾病之病症,建立正確觀念,及早至血液科做詳細檢查並且治療!有興趣的民眾請搜詢「髓」心所「遇」 共享美好時光,報名參加。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8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雙薪家庭平時工作忙碌,掃地機器人成為正夯家電。不過,1項研究發現,掃地機器人在打掃時,所揚起的灰塵會造成室內空氣汙染物質增加近6倍。使用吸塵器,後方氣旋揚塵度更高達13倍,這可能讓家中孩童暴露於紅色空汙警戒。   天氣變冷,讓人不想外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時序入冬,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資料顯示,本周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每年這個季節馬拉松路跑紛紛登場,許多民眾熱血參加路跑活動來檢視自己鍛鍊的成果。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因為路跑時間多半在清晨,參加者除應充足睡眠、要吃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腦疲勞持續累積,最好的方式就是積極預防;耶魯大學神經與精神學博士,同時也是韓國腦科學權威專家的李時炯指出,不管身體疲勞或精神疲勞,疲勞的都是自律神經,皆有著中樞的腦,尤其隨年紀增長,自律神經機就會逐漸下降,全身也會跟著老化,但表面上卻不容易察覺,因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N先生年紀約50歲,一日在工作中突然昏倒並摔倒撞到額頭,同事趕緊將他送到安南醫院急診就診。當時N先生雖一度醒來,但在進行腦部電腦斷層時發現有蜘蛛膜下出血,並因腦壓上升再次陷入昏迷狀況。急診值班醫師當下立即進行緊急救護措施,並通知神經外科醫師,確認N先生為腦動脈瘤破裂出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