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過敏鼻塞依賴鼻噴劑 越用越無感反成藥物性鼻炎

長期過敏鼻塞依賴鼻噴劑 越用越無感反成藥物性鼻炎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今年34歲的高小姐有容易過敏的體質,經常因嚴重鼻塞無法入睡,而有使用市售鼻噴劑的習慣,因為只要用藥物噴一下鼻子,就能快速緩解鼻塞;然而最近鼻塞的嚴重程度卻連噴藥也無法改善,高小姐來到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許瑛倢醫師以鼻內視鏡檢查,發現高小姐鼻黏膜腫脹、發紅,加上她過去長時間使用鼻噴劑,診斷為「藥物性鼻炎」,除了請病人即刻停藥外,也以藥物治療,才讓高小姐的鼻塞順利緩解。


秋冬是過敏好發的季節,在台灣有3至4成民眾為鼻子過敏所苦。而過敏是鼻塞的主要成因之一,其他成因則如:鼻中膈彎曲、鼻竇炎、鼻腔腫瘤等,雖然鼻塞不會致命,但對長時間鼻塞的患者而言,生活品質影響甚鉅。許瑛倢醫師說明,一般而言,黏膜會因平躺時充血,導致患者覺得睡覺時鼻子特別塞,翻來覆去無法入睡,嚴重者就連白天也深受影響,精神不濟。若遲遲未得到適切治療,除了影響睡眠,也可能因睡覺張口呼吸而有口乾、喉嚨痛、打呼等問題;若是兒童長期用口呼吸,則會影響臉部發育,造成齒列不正、下巴後縮、較短。


「藥物性鼻炎」主因為藥物不當使用,造成鼻腔黏膜發炎的病症,容易發生在長時間使用血管收縮劑的患者身上。許瑛倢醫師指出,鼻塞改善方式包括移除過敏原、蒸氣治療、鼻腔沖洗等,用藥則有口服、鼻噴劑2種,口服藥物常見成分為抗組織胺,鼻噴劑依成份可分為抗組織胺、類固醇、血管收縮劑3種,主打快速有效的鼻噴劑成分大多是血管收縮劑,使用後能馬上收縮鼻腔黏膜血管,緩解鼻塞;但若長期使用,就會使血管疲乏,造成血管擴張、無法收縮,出現越噴越塞的情況。


當耳鼻喉科醫師發現病人鼻腔黏膜腫脹、發紅,又有長期使用鼻噴劑的習慣,多會診斷為「藥物性鼻炎」,並請病患停藥,改開立其他治療藥物,讓鼻腔血管恢復彈性;但若血管擴張嚴重,大幅影響生活品質,且藥物無法有效改善時,就會視情況與病人意願施以鼻肉削除手術,擴大鼻腔空間,改善呼吸。


許瑛倢醫師醒,鼻噴劑可改善過敏、鼻竇炎造成的鼻塞症狀,但是鼻中膈彎曲或鼻腔腫瘤引起的鼻塞對藥物則無明顯反應,因此民眾應先釐清自己的鼻塞原因,就醫以對症下藥;若不得已要自行購買藥品的話,則要清楚欲購買的藥品種類與注意事項,並留意藥物的使用說明,血管收縮類型的藥物切勿連續使用超過1周,無法有效改善時務必就醫,由醫師進一步檢查、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破解耳鳴眩暈迷思 李宏信醫師健康開講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 澱粉是醣類的一種,坊間流傳澱粉是造成肥胖的元兇,很多人怕胖就因此不敢吃澱粉,但身體所需的三大營養素為醣類、蛋白質、脂肪,其中醣類更是細胞的能量來源,因此不是不能吃澱粉類食物,而是要挑對澱粉吃!澱粉並非造成肥胖的主因,精緻醣類食物才容易使人發胖。 可樂、汽水、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除了飲食上所攝取的營養不足之外,可千萬別忽視腫瘤,因為腫瘤也有可能引起貧血;醫師提醒,當出現貧血問題時,應進一步查明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月經與痔瘡都會造成貧血 亞東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世強表示,通常女性出現貧血,有可能是因為月經出血量太大導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眼瞼黃斑瘤常出現在眼皮、手肘或膝蓋等部位,在眼皮上會呈現一塊黃色腫塊,導致原因不明,臨床上約占50%的患者會合併高血脂症,且以女性患者居多;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葉日貴指出,罹患年齡層以40至50歲間為主,部分患者多會誤以為是臉部沒有清潔乾淨造成。 眼瞼黃斑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乾眼症之盛行率約是15%,但是隨著3C產品的普及和使用增加,盛行率有上升及年齡層下降之趨勢,根據統計,國內罹患乾眼症者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估計全台有近600萬人罹患程度不一的乾眼症,也就是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狀。  臨床上也發現,隨著近年國人長時間觀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