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照需求多 復能服務計畫來照顧

長照需求多 復能服務計畫來照顧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北市民張伯伯,平日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活動,但年前因腦中風造成右側偏癱,變成需要由張太太協助照顧。在住院期間,醫院出院準備小組發現患者需求,完成評估及照顧計畫,並在返家後連結復能服務,由專業人員到宅進行復能訓練,與張伯伯攜手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復能服務跨專業 醫療與長照接軌

北市衛生局指出,復能服務與醫療復健最大不同,在於復能服務是以長照個案為中心,強調跨專業並與照護者攜手合作,由專業人員協助個案,善用個案自身潛能,維持個案生活參與不退化,促使個案現有能力最佳化。

有鑑於出院病人有密集的復能服務需求,希望透過復能服務,落實專業服務照護,強化出院準備服務效能,醫療與長照無縫接軌。

老年化社會 北市預估需求10萬人

據統計推估,108年臺北市長期照顧需要人數,總計約為10萬人,其中以65歲以上老人佔總需求人口比率最高,達63.4%(男性佔44.4%、女性佔55.6%);64歲以下身心障礙者次之,佔總需求人口比率17.3%(男性佔59.6%、女性佔40.4%)。

面對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壓力,北市積極發展長照服務,推動長照出院準備服務,施行後大幅縮短長照服務等待時間。據統計,臺北市醫院106年轉介899案,107年倍數成長轉介達1,926案。對於急性醫療出院後面對隨之而來的長照需求,家人往往感到無所適從,出院準備無縫接軌長期照顧服務,使民眾能安心返家。

復能多元服務 可與出院小組申請

108年臺北市進一步配合衛福部開始推展「復能多元服務」,民眾於住院期間接受長照評估,且經醫師評估有復能潛力者,即可透過復能多元服務試辦計畫方案,來快速連結並提供多項跨專業整合服務。如居家復能照護、進食與吞嚥照護、營養照護等服務。

復能多元服務是以個案為中心,由專業人員與個案及家屬,一起討論擬定照顧計畫,並發掘個案的潛能,使得個案能透過復能服務維持及改善日常生活功能。目前臺北市已有18家醫院可提供復能多元服務試辦計畫,若民眾有此需求皆可與醫院出院準備小組或照管中心提出申請。

【延伸閱讀】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延命更顧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顯示,18歲以上的成人每4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沒有明顯症狀,是典型的沉默殺手,經常會被民眾忽略,依國民健康署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分別是沒有三高民眾的2.84倍、1.93倍及1.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天氣越來越熱了,可得要多喝水,以免出現泌尿道結石。臨床上,有一名五十歲女性,平常很少喝水,竟然在左右兩側腎臟分別長出長達16公分的鹿角結石,不但將腎臟都佔據了,而且還導致腎衰竭,面臨洗腎危機。 腎臟只有9-11公分 收治這名女子的羅東博愛醫院泌尿外科邵翊紘醫師表示,該...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片翻攝自shizheng.xilu)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又加上久坐和姿勢不良,而讓身體越來越緊繃!正所謂「筋長一寸,壽延十年」,不妨就跟著下麵這 6 個動作來舒展一下你的身體吧!   剛開始做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到身體各部位的緊繃,沒有關係,還是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