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照需求多 復能服務計畫來照顧

長照需求多 復能服務計畫來照顧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北市民張伯伯,平日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活動,但年前因腦中風造成右側偏癱,變成需要由張太太協助照顧。在住院期間,醫院出院準備小組發現患者需求,完成評估及照顧計畫,並在返家後連結復能服務,由專業人員到宅進行復能訓練,與張伯伯攜手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復能服務跨專業 醫療與長照接軌

北市衛生局指出,復能服務與醫療復健最大不同,在於復能服務是以長照個案為中心,強調跨專業並與照護者攜手合作,由專業人員協助個案,善用個案自身潛能,維持個案生活參與不退化,促使個案現有能力最佳化。

有鑑於出院病人有密集的復能服務需求,希望透過復能服務,落實專業服務照護,強化出院準備服務效能,醫療與長照無縫接軌。

老年化社會 北市預估需求10萬人

據統計推估,108年臺北市長期照顧需要人數,總計約為10萬人,其中以65歲以上老人佔總需求人口比率最高,達63.4%(男性佔44.4%、女性佔55.6%);64歲以下身心障礙者次之,佔總需求人口比率17.3%(男性佔59.6%、女性佔40.4%)。

面對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壓力,北市積極發展長照服務,推動長照出院準備服務,施行後大幅縮短長照服務等待時間。據統計,臺北市醫院106年轉介899案,107年倍數成長轉介達1,926案。對於急性醫療出院後面對隨之而來的長照需求,家人往往感到無所適從,出院準備無縫接軌長期照顧服務,使民眾能安心返家。

復能多元服務 可與出院小組申請

108年臺北市進一步配合衛福部開始推展「復能多元服務」,民眾於住院期間接受長照評估,且經醫師評估有復能潛力者,即可透過復能多元服務試辦計畫方案,來快速連結並提供多項跨專業整合服務。如居家復能照護、進食與吞嚥照護、營養照護等服務。

復能多元服務是以個案為中心,由專業人員與個案及家屬,一起討論擬定照顧計畫,並發掘個案的潛能,使得個案能透過復能服務維持及改善日常生活功能。目前臺北市已有18家醫院可提供復能多元服務試辦計畫,若民眾有此需求皆可與醫院出院準備小組或照管中心提出申請。

【延伸閱讀】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延命更顧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全球知名的漫畫「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作品,故事描述在一個有巨人的世界中,人類與其對抗的故事。劇情中的巨人以特殊能力的不同取名,有高達60公尺的超大型巨人;全身是毛的獸之巨人;還有能夠製造硬質化武器的戰鎚巨人等,其中還有一個女巨人,先不論為何性別可以當作特殊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新冠事件雪球般不斷膨脹,不但機師每日確診數,家屬也有染病與抗體陽性個案,昨(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遭問,航空機師同樣具有高感染風險,指揮官陳時中承諾將會討論,今(29)日宣佈,第1類與第3類資格同住者,與所有醫師機構工作人員與同住者,都可以接種公費AZ新冠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新冠事件不斷擴大,截至昨(28)日已有9位機師確診、2位機師血清抗體陽性、3位家屬染病,今(2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除1名華航諾富特飯店員工外,再確診2名本國籍醫師新冠陽性(案1121與案1122),另外,再檢出1名華航機師血清抗體陽性,確認1家5人都接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花蓮報導】鄭小姐因感覺頭部劇烈疼痛而到院就醫,檢查發現是腦動脈瘤破裂,且出現水腦及血管痙攣等問題,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李建輝醫師帶領醫療團隊,前後利用栓塞、放置引流管、抗痙攣藥物等手段積極治療,目前鄭小姐恢復情況良好,已順利出院。 40歲的鄭小姐工作是婚禮主持人,今年2月中突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