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個女生15年沒穿胸罩,15年後的「成果」嚇呆所有人!

 

一個女生15年沒穿胸罩,15年後的「成果」嚇呆所有人!

一個女生15年沒穿胸罩,15年後的「成果」嚇呆所有人!

僅為示意圖(viapulumu.com

 

如果你不想讓你的胸部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打到你的膝蓋,

必須一直穿胸罩,即便是睡覺。

你還在堅持這種觀點麼?

 

一項法國的研究表明,

我們的觀點可能是錯誤的。

一個女生15年沒穿胸罩,15年後的「成果」嚇呆所有人!

配戴內衣並不能預防胸部下垂,

而內衣的支撐作用反而促進了乳房的鬆弛。

太可怕有沒有!(默默的算了下自己戴了多少年.....)

一個女生15年沒穿胸罩,15年後的「成果」嚇呆所有人!

 

十五年的實驗結論:不穿胸罩乳房更挺

 

法國貝桑松(Besancon)教學醫院教授Jean-Denis Houillon自1997年對320名婦女進行不穿胸罩的乳房演變研究,15年的跟踪測試表明,「配戴胸罩完全沒有必要」

 

一個女生15年沒穿胸罩,15年後的「成果」嚇呆所有人!

 

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發現是,不戴胸罩的女性「乳頭與肩膀的距離平均每年增加7毫米。」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變得更加堅挺了?

 

一個女生15年沒穿胸罩,15年後的「成果」嚇呆所有人!

是的, Houillon說在醫學上生理上解剖學上,乳房不會因胸罩支撐重量而被拉緊;

相反的,支持乳房的組織不會發展,會因此萎縮。不穿胸罩的婦女,因乳房組織得以發展,乳房反而會更堅挺。

 

一個女生15年沒穿胸罩,15年後的「成果」嚇呆所有人!

 

有一位28歲的參與者加入受測試組已經兩年了,兩年來一直無牽無掛的,她說她不想再戴上那鬼東西了。

 

「好處多多,我的呼吸更順暢了,感覺更舒適更自然,我已經很少背痛了」她說。

 

愛美的你,如何健康戴胸罩?

 

 

1

戴胸罩時間不宜過長,每天不能超過8小時,更不能戴著胸罩睡覺。可以多做做擴胸運動或者抬起上肢,促進血液循環

2

選用棉質的。化學纖維的胸罩容易誘發皮膚過敏,透氣性較差。人活動時,胸罩會不斷摩擦乳頭,胸罩內的纖維細絲很容易從乳孔進入乳腺,時間一長,會堵塞乳腺和乳頭,誘髮乳腺疾病。

3

選用寬鬆的胸罩,最好比自己乳房大一號。長期戴過小過緊的胸罩,會影響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誘發各種乳腺疾病。

 

最後,不同的年齡段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胸罩。青春發育期時能不戴則不戴,因為此時還不可能出現乳房下垂的現象,建議到18歲以後再戴;

 

胸部較大的女性,內衣肩帶要寬一些,否則就會使肩部的承托力度不平均,加重肩背負擔,長此以往會導致背疼或胸部下垂;

 

哺乳期一定要戴胸罩,因為餵奶的關係,此時女性乳房一般會脹滿,容易下垂,戴胸罩是保持體形非常重要的環節;

第四,50歲以後切忌戴有鋼託或纖維質地的胸罩,以防給乳腺疾病提供溫床。

趕緊給身邊的家人和姐妹也看看吧!

 

---

via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k2MzcxNQ==&mid=2652178931&idx=3&sn=351da39c77ab88de313d79540385a6fe&scene=1&srcid=05238DLHcXJ96EcfqDU41oYj&pass_ticket=pmYJJnmM2LDwwzOUap9Zy31bORmuh%2FFxvM%2F6UAsZaPcAXWLfGkN%2F3rJKnVyqdZ0M#rd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心肌梗塞有「無形殺手」的封號,不少名人一瞬間就沒了性命。根據105年國人10大死因資料顯示,心臟疾病位居第2名,而冠狀動脈心臟病又以併發急性心肌梗塞最為可怕。打通阻塞血管 挽救3位病患新光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林佳勳分享,去年10月,該院急診室在20分鐘內,送達3位緊急心肌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年關將至,歲末除舊佈新是國人的習慣,家家戶戶都忙著添購新衣、新傢具,以彰顯新年新氣象的氣氛;此外,掃去浮塵汙垢的大掃除也是免不了的一項環結,從廚房、浴室到陽台的擦洗,總是令婆媽傷透腦筋,但在賣力想掃除油垢、水痕之餘,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因為過度使用,造成筋骨傷害,以致還沒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三十五歲的小陳,從事業務工作,為了業績,需與客戶應酬,經常熬夜,用餐時間不正常,三餐幾乎都在外面解決;因此,另一半很少下廚,樂得輕鬆,但小陳的床上功課不及格,卻是讓妻子笑不出來。義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江朝洋表示,最近幾年,性功能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原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這少子化的時代,父母對於孩子是百般疼愛,卻也因此養出不少缺乏責任感、沒主見又依賴性強的「媽寶」,但「媽寶」這個頗富爭議的人物,不但常見於社會新聞版面,也時常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究竟什麼是「媽寶」?又是什麼樣的環境條件產生「媽寶」?衛福部豐原醫院精神科醫師曾國偉表示,媽寶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