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長痘痘不留疤,牢記4觀念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居家防疫心情悶壞了,沒有料到,在天氣悶熱助長下,不少人臉部肌膚又長出惱人大悶痘,加上疫情期間戴口罩時間變長,再悶出好幾顆痘痘,該怎麼做,才不會留下疤痕? 

觀念1不要讓痘痘長期發炎   不容易留下痘疤

站在是皮膚科醫師治療角度,會呼籲不要胡亂擠悶痘,以免發炎,只要不是長期發炎,肌膚上不會留下難看疤痕,一旦長期發炎,等到發炎消退,臉上就會容易留下痘疤。

觀念2有些痘痘不能擠   以免滿臉豆花

重點來了,當臉上冒出幾顆痘痘後,大半的人不願意見到光滑皮膚表層多出凹凸不平的顆粒,忍不住想要快點擠掉,這是很難改掉的人性!一旦胡亂擠痘痘,常會出現令人擔心的慢性發炎問題,有些痘痘真的不能擠,一擠就會有痘疤的麻煩。

痘痘不是不能擠,而是不能草率擠,一定要先認清屬於哪一種型態,有些痘痘可以擠,只要在「對的時機」擠出,不會惡化至發炎,也不會有疤痕。

依據「全球青春痘分級系統(GAGS)」分級,痘痘有四級,第一期是痘痘萌芽期,稱為粉刺,有分白頭或黑頭粉刺;第二級是丘疹型痘痘,一般人稱為青春痘,類似半顆米粒般腫脹突出物,以顏色來分,是鮮紅或深紅色痘痘;第三級是膿皰型痘痘,有黃色膿頭,又充滿黃色膿液,以顏色來分,是黃色痘痘;第四級是囊腫型痘痘,指的是大顆痘痘,是最難治療的青春痘。

發現臉上冒出痘痘,要先冷靜,根據以上級數進行級別認定,若是紅色的丘疹型、黃色的膿皰型、大顆的囊腫型痘痘,不要手癢亂擠,硬是擠掉,不僅有感染風險,還很容易留疤。

長痘痘不留疤,牢記4觀念

觀念3不要硬擠痘,用對方法最重要

可以儘早除掉的痘痘是白頭粉刺及黑頭粉刺,不過白頭粉刺沒有開口,屬於閉鎖性粉刺,若冒然徒手摳擠,可能很難將粉刺清出來,反而會使皮膚表層受傷,導致發炎當然,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將臉洗乾淨及去角質,這是基本功,可以讓粉刺慢慢浮出臉上即能去除。

黑頭粉刺屬開放性粉刺,可以明顯皮膚上看到黑點,也是不要硬擠,而是要養成徹底清潔肌膚、去角質的習慣,代謝淺層粉刺,也可以避免肥厚角質阻塞毛孔生成粉刺;至於深層黑頭粉刺,去角質後,可以再利用低濃度杏仁酸、果酸、水揚酸等弱酸性化妝水或乳液軟化角質,再使用粉刺棒清除,如果有傷口,需擦上外傷用的藥膏。粉刺的關鍵是皮脂過度分泌的油脂太多,或是角質代謝不正常的髒污,最佳改善作法,就是要注重皮膚清潔,若有化妝習慣,要徹底卸妝後再做洗淨,可以降低粉刺生成。

觀念4改善痘疤    果酸換膚、光電治療有效

如果臉上長出的痘痘,是難處理的丘疹型、膿皰型、囊腫型痘痘,不易在短時間穩定下來,等到發炎消退後,常會留下痘疤,該怎麼處理,才能恢復光滑圓順的皮膚?

現階段皮膚科醫師會建議採用果酸換膚,過去常使用甘醇酸、水楊酸,現階段以性質溫和的胺基酸、杏仁酸為主,主因是效果不錯,費用不貴,約 5000元至12,000元之間,適合小資族。至於手頭寬裕的人,可以使用光電治療,包含脈衝光、淨膚雷射、飛梭雷射,療程約在二、三個月左右。不過無論果酸換膚或光電治療都有限制,並非人人適合,像孕婦、臉部傷口發炎、皮膚敏感的人,需由醫師謹慎評估才行。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腔癌高居國人男性癌症死亡率第4位,嚼檳榔是罹癌主因,但不只平時,防疫期間更得快戒掉檳榔!國健署強調,嚼檳榔不只致癌,還會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因為檳榔成分中的檳榔素、多酚類在嚼食過程,會產生亞硝胺、活性氧引起局部微環境的炎症反應,致使...

閱讀詳情 »

神經性耳鳴如同腦中風 宜掌握治療黃金期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被俗稱「八腳怪」的蜱蟲咬一口,致死率最高達17%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正式列入台灣的法定傳染病了!國內自去年11月發現首例SFTS以來,疾管署今(17)日正式宣布將「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臨床醫師發現符合...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連續第2天零確診,10例找不到感染源的本土個案,目前也只剩下酒店女公關案379還沒過14天觀察期,尚未結案,疫情相對全球處在低點,另一好消息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17)日公布先前醫護人員全面擴大監測採檢的結果,採了1千8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