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瘤好害怕! 認識婦科「三瘤」

長瘤好害怕! 認識婦科「三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照完子宮超音波,發現子宮或卵巢內長了「瘤」,醫師說要持續追蹤,不免讓人擔心害怕,怎麼辦?這時不妨先了解,女性生殖系統內,常見的「肌瘤」、「肉瘤」及「水瘤」。

子宮肌瘤最常見 惡性肉瘤癌預後差

子宮肌瘤從子宮的肌肉層長出,是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大部分人不會有明顯症狀,一些人可能出現月經量增加、骨盆腔慢性疼痛、因肌瘤太大而壓迫泌尿系統導致頻尿等臨床症狀。無症狀困擾者未必需要處理,只需定期追蹤、觀察。「肉瘤」則是子宮肌瘤的台語說法,會讓人常混淆的其實是「子宮惡性肉瘤癌」。

新光醫院婦產科蔡育倫醫師表示,惡性肉瘤癌有時候看起來像子宮肌瘤,一些病人在診斷為子宮肌瘤後,若追發現肌瘤在短時間內迅速變大,就會初步判斷為惡性肉瘤,還要經過病理科化驗才能確認,依據不同的腫瘤細胞形態,預後好壞不一。有的惡性肉瘤即使開刀也無法完全切除,還需要加上電療、化療。

蔡育倫醫師坦言,惡性肉瘤癌事實上很難治療,也有可能會影響泌尿道、阻礙腸子,所以末期肉瘤癌病人通常都營養不良,甚至會轉移到腹腔內其他器官造成死亡。

功能性水瘤會消失 突然變大要小心

水瘤醫學上稱為「囊腫」,長自卵巢,由卵巢正常組織組成,有些具有功能性,如排卵、卵泡所形成的單純性水瘤。功能性水瘤會自行消失,但若是粘液性的卵巢囊腫,或是漿液性的卵巢囊腫,一般就不會自行消除,就要定期追蹤。

蔡醫師說,超音波照出水瘤,通常會追踪6-8周左右,如果沒有自行消失,且較大有症狀時就需要手術處理。卵巢瘤、卵巢癌有時剛開始看起來也會像普通水流,但若突然兩三個月急速增長變大,還有腹水症狀,那就很有可能是惡性腫瘤。

內診、超音波診斷 定期追踪最重要

三種瘤通常會透過內診、超音波診斷,若是特殊情況,甚至需要以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才能確診,更甚者可能需要先以手術切割,再將檢體送去化驗判定,進而規劃後續治療。醫師強調,不管哪一種「瘤」,一定要定期追蹤,才能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挺出自然美鼻! 年前「修修臉」隆出完美鼻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1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高度近視會增加失明風險!教育部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劃主持人暨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近視防治中心吳佩昌主任指出,預防近視要從小開始,未來才不會有失明風險。醫師提醒,視網膜剝離不分年齡,尤好發於高度近視族群,當年若非身為眼科醫師,及時發現近視和飛蚊症的視網膜破裂,恐怕早已變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教育部、疫情指揮中心全面開放應屆畢業境外生入台,但學界仍建議,新生、在學生也應比照辦理,不過,已有急診醫師在臉書貼文,指出「台灣有什麼本錢放寬外籍人士入境?」,開放之後,只會增加了醫護人員的負擔和傳播病毒的風險。 知名兒科急診醫師在臉書「Dr. E小兒急診室日誌」撰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希望加快國內自產新冠肺炎疫苗發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22日記者會公開強調,已經準備135億元,包含加快疫苗廠研發補助金,昨(23)日傍晚辦法公布「研發COVID-19疫苗」計畫申請說明,今(109)年8月31日前收案第1期臨床試驗,12月31日前收案第2期臨床實驗,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1名外表帥氣的男大生,原本留著一頭乾淨俐落的短髮,但因為經常運動,懶得在運動後就洗頭,即使現在夏季天氣炎熱也是如此,總要等到睡前才肯洗頭,沒想到卻引發頭皮癢毛囊炎。曾去皮膚科診所就診,但是治療時只注重清潔用品跟外擦藥,雖然暫時獲得改善,但過了一段時間就復發,未妥善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