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者也要做牙齒矯正? 牙醫師解惑

長者也要做牙齒矯正? 牙醫師解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5歲的林太太掛號門診,主訴想要做假牙。臨床檢查後發現,因為長期缺牙,加上牙周病,導致多顆牙齒歪倒傾斜,牙齒位移,齒列上有多處大小不等的縫隙。因此,建議林太太在做假牙之前,先接受齒顎矯正跟牙周病的治療,才能做上假牙。通常長者們聽到要做矯正,內心不免質疑:都那麼老了,還做什麼矯正,浪費錢啦!而且那麼老還能做嗎?做完牙齒會不會掉光光?

老年人牙齒矯正 也有治療牙周病、改善咬合用途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指出,相對於小孩或青年族群,中老年人尋求矯正治療,除了美觀問題之外,更多是為了要做假牙,改善咬合,和治療牙周病。

林嵐婷說,牙齒排列不整齊、歪七扭八,或缺牙導致的牙齒傾倒,會造成牙齒清潔困難。牙菌斑、牙結石長期累積下來,除了破壞牙齒,造成蛀牙,更會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牙齦紅腫發炎、齒槽骨不斷被毒素破壞的結果,就是變成牙周病,牙齒鬆動脫落。透過矯正,將牙齒排列整齊,扶正傾倒的牙齒,可以幫助去除刷牙時刷不到的死角,改善牙周病問題。

矯正後好清潔 假牙用更久

做假牙時,最怕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可做,再加上牙齒本身根基有問題,做上的假牙勢必不好用。透過矯正,將過度萌發的牙齒壓入,建立適當咬合高度,並將傾倒的牙齒扶正,將牙齒鬆動位移後,造成齒間縫隙都關閉,把牙齒移動到適當位置上,不僅假牙能做得好,做好後也才能維持清潔,讓假牙用得長久。

林嵐婷表示,醫院門診以長者佔大多數,主訴不外乎是牙周病或要做假牙。但往往臨床檢查發現,口內牙齒從年輕時期開始,就因為排列擁擠,造成清潔不易,長期累積下來形成了牙周病,到了中年以後,許多牙齒開始搖動,嚴重者必須拔除。但拔完牙卻未做上假牙,長期缺牙的結果,就是兩側的牙齒歪倒傾斜,對咬的牙齒持續萌出,增加了製作假牙的困難度,也加深了牙周的問題。

因此,在做假牙之前,有時會建議,先接受齒顎矯正跟牙周病的治療,將牙齒重新排列,把做假牙的空間分配好,建立正確的咬合,才能做好假牙,清潔上也才更容易,能將口腔衛生控制好,避免牙周病的持續惡化。

【延伸閱讀】

三十歲男罹心衰竭 長效左心室輔助器助走出病房返職場、等換心

別讓糖尿病阻eye你 糖友靠多管齊下挽救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宣布,事件已到尾聲,人員與環境都沒有病毒污染疑慮,前進指揮所即刻撤離,指揮官王必勝派任22天,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強調,絕對不會重蹈SARS和平醫院覆轍,轉出病患降載醫護負擔,逐漸清空醫院,成功把院感威脅降到最小。 陳時中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宣布,事件已到尾聲,人員與環境都沒有病毒污染疑慮,前進指揮所即刻撤離,指揮官王必勝派任22天,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強調,絕對不會重蹈SARS和平醫院覆轍,轉出病患降載醫護負擔,逐漸清空醫院,成功把院感威脅降到最小。 陳時中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月7日0時起,起取消對部立桃園醫院員工及門急診病人健保卡之「自主健康管理」註記,同時呼籲提醒,民眾到醫療機構必須全程配戴口罩,落實手部衛生,避免不必要陪病與探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因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內感染群聚事件,指揮中心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新型變種病毒趁勢而出,春節期間和家人、朋友團聚時,除了做好防疫動作,確實戴好口罩、勤加洗手,減少病毒攻擊的機會外,身體本身的免疫力也顯得格外重要,如何吃得盡興又吃出免疫保護力,彷彿金鐘罩保護身體,讓病毒不得其門而入呢? 調節免疫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