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門牙玩躲貓貓 手術+矯正牽引一起救回美齒

門牙玩躲貓貓 手術+矯正牽引一起救回美齒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9歲伍姓女童,兩顆大門牙乳牙自約6歲左右掉落後,有一顆恆牙門牙卻遲遲未有冒出的跡象,導致父母相當擔心以後影響美觀,帶女童至鄰近牙科看診,檢查後發現門牙橫長且被包在牙齦裡面,診所醫師建議直接拔除,長大後再進行植牙,家長積極尋求其他治療方式,經介紹轉至童綜合醫院求診,在口腔醫學部楊瑋民醫師的協助下,採用阻生齒露出手術,合併矯正牽引方式治療,小朋友目前擁有一口整齊的牙齒。

阻生齒應尋求專業醫師 手術合併矯正找回美齒

經楊瑋民醫師診斷後,確認女童左上正中門牙與左上犬齒是阻生齒,與家長進行溝通之後,建議採用矯正方式保留自然牙。為女童進行阻生齒露出手術,合併使用矯正牽引方式來拉出埋在牙齦內的左上正中門牙,花了一年時間將左上正中門牙恢復到原來位置與樣貌,再進行左上犬齒的露出手術合併矯正方式拉出,歷經兩年時間將兩顆阻生的左上正中門牙與左上犬齒拉出至令人滿意的位置,經矯正後,女童能有一口自信的微笑。

楊瑋民醫師表示,阻生齒是指牙齒萌發路徑受阻、萌發空間不足、萌發的方向異常或位置被其他牙齒佔據或其他因素等,導致牙齒無法在正常時間長出。常見的阻生齒是智齒,而個案是因為門牙生長方向異常及萌發空間不足,導致牙齒無法順利長出,所以才導致外觀上沒有看到左上正中門牙及犬齒萌發露出。

612歲混合齒時期 父母應多關心小孩牙齒狀況

楊瑋民醫師指出,阻生齒露出手術合併矯正牽引方式的治療,黃金治療期在高中以下,有些患者到成年後要進行這項手術,不僅治療時間拉長,且治療困難度也會增加,呼籲家長應定時帶孩子進行口腔牙齒檢查,尤其在6-12 歲混合齒時期(換牙階段)更要關心孩子的牙齒狀況,有任何異狀或是牙齒不對稱萌發都應即早尋求專業牙科醫師的診治,充分掌握牙齒矯正與治療的先機,擁有一口貝齒不是夢。

【延伸閱讀】隱形殺手糖尿病! SGLT2抑制劑降低腎病變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按摩穴位消氣法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時,人總會不由自主地發脾氣。中醫認為,“百病自氣來”,長時間生氣,往往會讓人的五臟六腑失衡,導致各種各樣的亞健康問題。比如,有腸胃疾病的人,常常一生氣就胃口不好,腹脹腹痛;人生氣之後,睡眠質量也會隨之下降,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失眠;心臟不好的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中1名80歲張阿嬤,晚餐時吞下了一塊約長7公分的雞肉,但不小心卡在食道,阿嬤先自行使用灌水、喝醋等各種方式來試著消除異物,但卻只感到越來越不舒服,家人將阿癌嬤送醫,從食道取出異物。後來,醫師發現因阿嬤裝有假牙,咀嚼不易,才會以「囫圇吞棗」來進食。 活動假牙咀嚼不易 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影帝柯俊雄因肺癌逝世,享壽七十歲!他在去年檢查發現已罹患肺癌第四期,致使治癒機率大幅降低。由於他有長期抽菸習慣,因而增加他罹患肺癌的危險;然而,其實若能養成定期篩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肺癌治癒率可達九成。 10大癌症之首就是肺癌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大癌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1名24歲男性,退伍後順利找到工作,但是工作一年後竟出現失眠、情緒失控、煩惱焦慮等症狀,後來甚至聽到莫名聲音與對話,出現幻聽現象。導致男子無法工作、影響生活。 收治病例的台北榮總精神科楊智傑醫師表示,男子罹患的是思覺失調症,即舊稱的精神分裂症,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病患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