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開學了!病毒可能直鑽幼童「三大衛生漏洞」 小兒醫教家長這樣防堵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攪局,國內出現史上最長的寒假,眼見國中小開學後,防疫又是一波硬戰,小兒科醫師提醒家長,過往門診觀察及歸納家長主訴,發現台灣學童常有3種不良衛生習慣,最容易讓病毒趁機而入,包括:東摸西摸、手濕就好、口罩亂戴,一定要改。

東摸摸西摸摸卻忘了洗手!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孩子有些不良衛生習慣,需要家長一再提醒糾正,像是東摸西摸,看見有興趣的物品就去摸。

戴季珊在診間就常看到小孩看到沒見過的物品就伸手想拿起來玩,或是樓梯的扶手、電梯的按鈕等,反覆碰觸,卻往往不記得摸過要洗手,然後可能鼻子發癢、眼睛發癢就用手去揉,就將病菌帶進體內。

此外,孩童有時使用餐具並不靈活,乾脆用手取食,卻忽略了之前可能摸過不清潔的物品未洗手,也可能將病菌一起吃進肚子。

另外,洗手也不能只是手濕就好。戴季珊說,有些學童洗手就是手有濕就好,但洗手要達到清潔效果,一定要使用洗手乳或肥皂,搓揉至少30秒以上(約唱2次生日快樂歌)再用清水洗淨,將雙手擦乾。「濕搓沖捧擦」及「內外夾弓大立腕」兩個口訣都能幫助記得如何把手洗乾淨。

戴季珊最後強調,口罩不能亂戴淪裝飾,正確戴好才有效,如果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時,應將口罩戴上,戴口罩前應先把雙手洗淨,戴上後要確認口罩貼合臉並罩住口鼻,口罩戴在下巴或露出鼻孔是無法發揮功用的。另外在脫口罩時要抓耳掛將口罩由內向外反折後,再丟入垃圾桶並清潔雙手,以免手上沾染病菌。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26例了!北部6旬婦再傳2人 同住小女兒、外孫女探病待5分鐘也染疫

新冠肺炎狡猾難抓「有人4採才確診」 實驗室檢驗量能上限曝光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孕婦牙齒不健康,寶寶早產機率大!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說,根據數據顯示,患有牙周病的孕婦比健康孕婦早產機率高了近3倍,而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機率高了2倍。為了改善孕媽口腔健康,台灣中央健康保險署2015年特別新增「懷孕婦女牙結石清除」項目。根據統計95%以上的國人罹患輕重不一的牙周疾病,其中大部...

閱讀詳情 »

肩關節脫臼了,該如何治療才不會造成反覆脫臼呢?  肩關節脫臼時,首要是先將關節復位,復位後用三角巾或肩關節保護架保護好。 大部分第一次肩關節脫臼的病患在復位後, 採取保守療法即可。但當受傷的年紀越輕時,肩關節再次脫臼的機率就大大提高。 若已經是反覆性脫臼或需要參與激烈碰撞運動者,建議要做手術修補破裂...

閱讀詳情 »

台灣疾管署2015年1月23日公布,一名2歲男童已經接種疫苗,但卻仍因感染流感併發重症致死的個案。從發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一周,病毒檢驗結果是H3N2,為台灣104年第二例。該男童曾在103年11月初接種流感疫苗,104年1月9日出現咳嗽、發燒等感冒症狀,共轉診就醫3次,13日有胸部凹陷、呼吸窘迫現象轉...

閱讀詳情 »

天氣冷颼颼,顏面神經失調患者暴增。一位48歲的陳先生,連日加班,工作壓力大,突然出現嘴角下垂、左眼無法閉合等症狀,但沒有合併麻木、意識障礙或手足肢體活動障礙,醫師診斷後排除是中風,而是罹患顏面神經麻痺。最近加上氣候寒冷因素催化下,類似案例增加5成。該患者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林佳瑩診治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