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開學季慎防腸病毒 大人可以這麼做

開學季慎防腸病毒 大人可以這麼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各校開學,腸病毒在暑假高峰後恐怕又要進入下一波小流行期,家中有嬰幼兒及學童的民眾千萬得小心。

2種途徑傳染 「這樣做」前確保洗手五步驟

腸病毒的傳染主要經口(吃到被感染的食物、水、玩具等)及呼吸道(咳嗽、噴嚏等唾沫),感染力強,尤其正值開學季,病毒極有可能在學童頻繁互動中傳播。疾管署呼籲,家長與托育機構人員應加強學童正確洗手的衛生觀念,尤其在「進食前、跟小孩玩耍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及看病前後」,「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不可少,才能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更要確實注意環境通風整潔。

預防腸病毒用酒精? 疾管署:漂白水更有用

要預防腸病毒,酒精消毒作用不大!疾管署建議,一般環境消毒用10公升清水與100毫升稀釋作為消毒水清潔;而接觸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時,則用10公升清水與200毫升漂白水的濃度進行處理;將環境用消毒水擦之完畢後,靜置10分鐘後再清水擦拭一次即完成消毒。

別當普通感冒 腸病毒併發重症很危險

感染腸病毒多與一般感冒症狀類似,學童間流行的腸病毒則可能會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等症狀。若發展成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則可能出現肢體無力麻痺,或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今年截至2018年9月為止,已有28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疾管署提醒,孩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或孩童接觸,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確實在家養病,確保學童恢復健康也預防病情進一步發生傳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4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睡美容覺」有道理? 夜晚才能修復身體 草食男、肉食女都是陽陰失調,容易氣血滯淤,累積毒素。 透過陰陽解釋俗語,往往能看清本質。例如,日本有句俗諺說:「別讓媳婦吃秋茄」,惡婆婆不給媳婦吃美味的秋茄,用來形容緊張的婆媳關係。然而從陰陽的觀點來看,茄子屬強陰,女性也屬陰。受孕需具備溫暖的體內環境,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有位罹患憂鬱症的年輕女性,雖曾嘗試過多種抗憂鬱劑的治療,但仍無法改善負面想法和自殺意念,甚至嚴重到無法到學校上課。經臨床醫師建議後,病人在接受10次的「重複性透顱磁刺激術」治療,明顯減少負面想法,且自殺意念也消除,更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病人在治療後也順利恢復過往的學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肉癌約佔所有癌症的1%,是惡性腫瘤較少見的癌別,又分為惡性股腫瘤和軟組織肉癌,前者多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多發生於骨頭部位,後者則多發生於成年人,且身體任何部位都可能誘發症狀。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內科黃盈慈醫師指出,因治療較為複雜,需匯集多專科診療團隊共同會診,並根據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關於癌症,人人聞之色變,擔心被癌細胞侵蝕而喪失性命,現在有研究表示,定期服用阿斯匹靈的人,可以降低罹患膀胱癌、乳癌的死亡率,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twork Open)。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領導的1項旨在追蹤膀胱癌、乳癌等患病率的研究計劃,從攝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